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一四六)

这僧问赵州,赵州答赵州。得人一马,还人一牛。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受恩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好休。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大师释宗杲的一则禅宗公案式诗句。它以问答的形式展开,简洁明了,富有哲理。

僧人问赵州,赵州的回答依然是自己的名字,这种问答方式体现了禅宗中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理念,强调的是当下直接的领悟,而非文字上的讨论。"得人一马,还人一牛",看似简单的交换,实则寓意着修行中的因果报应和无私奉献,即得到的要懂得回馈。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进一步阐述了禅宗的静寂与自然法则,人的智慧在平静中显现,水流则随势而动,无言而自在。

最后两句"受恩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好休",教导人们在受到他人恩惠或自己达到某种成就时,应该懂得谦退,及时放下,以免过于执着而失去内心的平衡。这是一种超脱世俗、知足常乐的禅修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禅意,引导读者思考人生与修行的真谛。

收录诗词(425)

释宗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 字:昙晦
  • 籍贯: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
  • 生卒年:1089~1163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一四五)

行不到处说不难,说不到处行不难。

行说难到不难到,拈却门前大案山。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一四四)

即心即佛莫妄求,非心非佛休别讨。

红炉焰上雪华飞,一点清凉除热恼。

形式: 偈颂 押[皓]韵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一四三)

彻骨彻髓道一句,三要三玄绝遮护。

竺乾四七例皆迷,震旦二三浑未悟。

我说是言非正邪,当机觌面休回互。

殷勤为报云台公,俊鹰不打篱边兔。

形式: 偈颂 押[遇]韵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一四二)

聊闻举著便承当,好肉无端已剜疮。

著眼机轮上头看,方知两两不成双。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