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从弟蕃游淮南

读书复骑射,带剑游淮阴。

淮阴少年辈,千里远相寻。

高义难自隐,明时宁陆沈。

岛夷九州外,泉馆三山深。

席帆聊问罪,卉服尽成擒。

归来见天子,拜爵赐黄金。

忽思鲈鱼鲙,复有沧洲心。

天寒蒹葭渚,日落云梦林。

江城下枫叶,淮上闻秋砧。

送归青门外,车马去骎骎。

惆怅新丰树,空馀天际禽。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既研读诗书又习练骑射,腰间佩剑游历淮阴之地。
淮阴的少年们,千里迢迢来寻找我。
高尚的情谊难以隐藏,盛世之时怎能沉寂无闻。
海岛夷族在九州之外,他们的宫殿深深藏于三山之中。
扬起船帆去讨伐罪人,异族都纷纷被制服。
凯旋归来拜见天子,受封爵位并赏赐黄金。
忽然想念起鲈鱼脍的美味,又有了归隐江湖的念头。
天寒地冻,芦苇丛生的水边,日落时分,云梦泽的树林显得格外寂静。
江城枫叶飘落,淮河上听到秋天捣衣的声音。
在青门外送别,马车疾驰而去。
望着新丰的树木,心中充满惆怅,只剩下天边的飞鸟独自离去。

注释

读书:学习文化知识。
骑射:骑马射箭,指武艺。
淮阴:古地名,位于江苏。
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陆沈:比喻人才埋没。
岛夷:对古代沿海岛屿民族的泛称。
泉馆:指宫殿或墓穴。
席帆:张开船帆。
卉服:指异族的服饰,代指异族人。
蒹葭:未长成的芦苇。
云梦林:古代大泽名,此处借指广阔的地方。
骎骎:形容马跑得快的样子。
新丰树:新丰是地名,此处以树代指故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少年朋友在淮阴的欢聚和离别的情景。开篇“读书复骑射,带剑游淮阴”表明了他们不仅是文雅之士,也是武艺高强的人物,充满了豪迈的气概。“淮阴少年辈,千里远相寻”则展示了友情深厚,即便相隔遥远也愿意追寻彼此。诗中“高义难自隐,明时宁陆沈”一句,透露出他们不仅是普通的朋友,更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这份高洁的品格如同陆沈(一种植物)般难以隐藏。

接下来的“岛夷九州外,泉馆三山深”描写了他们或许在遥远的地方寻找心灵的净土,或是在幽深的山中探索内心世界。诗中的“席帆聊问罪,卉服尽成擒”则似乎指向了一种对待命运的态度,即便面对困境和挫折,也要勇敢地去迎接挑战。

随后,“归来见天子,拜爵赐黄金”一句,可能是在赞美朋友受到皇帝的赏识和封赏,这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认可,更是对其品行的肯定。然而就在这欢庆之际,诗人却又陷入了怀念之中,“忽思鲈鱼鲙,复有沧洲心”表达了他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以及对于远方朋友的深深思念。

最后,“天寒蒹葭渚,日落云梦林。江城下枫叶,淮上闻秋砧。”则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通过对季节变换和自然声音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独感。而“送归青门外,车马去骎骎。惆怅新丰树,空馀天际禽”则是送别之情,表露出对离别的不舍和对于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自然景观以及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收录诗词(382)

王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任太乐丞。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名和字的由来。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字:摩诘
  •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 生卒年:721年

相关古诗词

送权二

高人不可有,清论复何深。

一见如旧识,一言知道心。

明时当薄宦,解薜去中林。

芳草空隐处,白云馀故岑。

韩侯久携手,河岳共幽寻。

怅别千馀里,临堂鸣素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送李太守赴上洛

商山包楚邓,积翠蔼沈沈。

驿路飞泉洒,关门落照深。

野花开古戍,行客响空林。

板屋春多雨,山城昼欲阴。

丹泉通虢略,白羽抵荆岑。

若见西山爽,应知黄绮心。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送祢郎中

东郊春草色,驱马去悠悠。

况复乡山外,猿啼湘水流。

岛夷传露版,江馆候鸣驺。

卉服为诸吏,珠官拜本州。

孤莺吟远墅,野杏发山邮。

早晚方归奏,南中才忌秋。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

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

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