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自嗤宦况局寒蝉,已觉归心决大川。
勿使山灵长谢客,幸馀溪友旧忘年。
无心欲羡千钟禄,有意初谋二顷田。
雨足年丰无一事,春蚕将老只思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协的作品,题为《和俞几先喜雨二首(其二)》。诗中,作者以“自嗤宦况局寒蝉”起笔,表达了对自己官场生涯的自嘲,比喻自己如同寒蝉般的微小和艰难。接着,“已觉归心决大川”流露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决心如大川决堤般坚定。
诗人强调不要让山灵(可能指山中的自然景色)长久地拒绝来访者,希望与溪流朋友(象征知己)保持长久的友情,忘记年龄的差距。他表明自己无意追求高位厚禄,而是有心计划退隐后拥有二顷田地,过上宁静的生活。
最后两句“雨足年丰无一事,春蚕将老只思眠”,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田园生活,雨水充足,五谷丰登,没有世俗事务烦扰,只有春蚕老去时的慵懒和对安逸的渴望。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厌倦官场,向往田园生活的抒怀诗。
不详
南宋诗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孙。曾巩之侄孙。宋绍兴年间,举进士不第,以荫授长兴、迁嵊县丞,继为镇江、临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抚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五四、五五),终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诗文。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敦)
万人望岁正艰难,坐对盘餐泚在颜。
沿溯谩谈舟楫利,圃畦未放桔槔闲。
欢呼甘雨今朝足,准拟丰年旧观还。
眼里尘氛扫除尽,扑人空翠绕西山。
偶随舶趠上淮州,忽见霜凝尚此留。
屡指云天谈故国,几从烟水理归舟。
自知客子惊残岁,赖有斯人破旅愁。
他日西窗剪银烛,巴山却话梦中游。
寄迹惊殊县,论诗得胜流。
更容参往返,不恨此淹留。
绝唱终三叠,长谣拟四愁。
同游有陶谢,莫赋仲宣楼。
乡关重见慰馀年,踉蹡迎门喜欲颠。
先遣好诗陈曲折,更搜馀论尽中边。
尚勤药石论臣佐,莫向杯觞近圣贤。
杜口不言穷达事,知君客疾不难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