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其六)

宇宙浩无际,主静即其纲。

静非寂以槁,密运治乃良。

公明闿晏灿,忠悫消彊梁。

山河帝居壮,日月天德光。

八荒囿一和,此界均彼疆。

鸱鸮息昼鸣,凤凰梧桐翔。

黔黎歌尔极,逢掖趋大方。

皇风播品物,道辟淑运昌。

枢机不盈握,妙斡见弛张。

奈何动志静,反袂千古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宇宙广大无边,宁静是它的主导原则。
宁静并非死寂,而是深沉有序的治理之道。
公正光明如开明的宴席,忠诚诚实的人消除强梁之气。
山河环绕帝都,日月彰显天道的光辉。
广大的世界因和谐统一,每个角落都归属于同一疆域。
鸱鸮在白天休息,凤凰在梧桐树上飞翔。
百姓欢歌庆祝,士人谦恭走向大道。
皇风普照万物,正道开辟,善运昌盛。
关键环节无需紧握,微妙的调控中展现张弛之道。
为何追求动乱,反而让静止成为千古的遗憾。

注释

浩:广大。
主静:主导原则,宁静。
寂以槁:死寂。
密运:深沉有序的管理。
公明:公正光明。
忠悫:忠诚诚实。
黔黎:百姓。
逢掖:士人。
皇风:帝王的仁风。
枢机:关键环节。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黻所作,名为《和紫阳先生感興诗二十首(其六)》。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宇宙万物、自然界以及国家盛世的深刻思考与赞美。

开篇“宇宙浩无际,主静即其纲”表达了对宇宙之大无边和治理者需以静心驾驭世界的哲学观点。接着,“静非寂以槁,密运治乃良”进一步阐述了治国须以静态为本,才能达到好的治理效果。

“公明闿晏灿,忠悫消彊梁”赞颂了上层建筑的光辉与忠诚之心能够化解世间纷争。紧接着,“山河帝居壮,日月天德光”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天道德性的崇敬。

“八荒囿一和, 此界均彼疆”则是表现了作者对于宇宙间万物和谐统一的美好愿望。而“鸱鸮息昼鸣,凤凰梧桐翔”则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黔黎歌尔极,逢掖趋大方”中,“黔黎”指代百姓,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歌颂。接下来的“皇风播品物,道辟淑运昌”则是赞美君主的恩泽广布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

诗中间提到“枢机不盈握,妙斡见弛张”,可能是在表达对权力操控与智慧运用的赞赏。最后,“奈何动志静,反袂千古伤”则是作者对于过去的历史变迁感到惋惜,同时也在强调保持内心的平静。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宇宙、国家和个人修养的深刻见解。

收录诗词(313)

刘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其五)

文盛起太息,姬壤半沦夷。

仁积天所亲,道丧人已离。

霸图迭雄长,明诅兴自兹。

王纲久不竞,览卷空涕洏。

日月照干戈,风雨撼璧圭。

仲尼不梦周,世道无复为。

元气日以薾,荏苒朝露悲。

嫠妇抱隐忧,忠矣非知机。

形式: 古风

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其四)

造化泄元秘,河洛图书出。

龟龙亦何心,以灵乃受役。

微旨竟先天,妙用普经国。

三圣受心印,执中数语毕。

诂学长枝蔓,往往胶陈迹。

伟哉千载下,元公指无极。

形式: 古风

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其三)

仰观复俯察,上下融真机。

元气无奇耦,鱼跃鸢自飞。

神圣奠中域,静动心勿违。

天地敛诸躬,照以日月辉。

逊志纳众有,先虑周万微。

胞与岂不夥,游泳皇极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其二)

阴阳著太极,万化惟一中。

权衡迭轩轾,枢纽相始终。

人受命以生,今古稚耄同。

彼昏自不觉,安用尤聩聋。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