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瑞松亭

德积固有源,吉卜可无地。

要知青囊术,讵尽黄壤计。

翁族鼎七闽,籍甚月旦议。

五车闻善训,三迁见深意。

父子兄弟间,接武广寒桂。

世方慕朱紫,此道非我贵。

而今二阮贤,风雅果未坠。

婆娑竹林下,颇用文章戏。

诸郎赤凤麟,唾手可高位。

惟松岁寒质,似抱君子器。

伟此无情物,胡然效斯瑞。

天人理则悬,声闻在交际。

我行几千里,岁晚飘零至。

升亭整素冠,敬仰动长喟。

冢木助芊芊,前山益佳气。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处权的作品《题瑞松亭》,是一篇颂扬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瑞松亭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高洁品格和不染尘俗的追求。

“德积固有源,吉卜可无地。”开篇即点明主题,以“德”为根基,象征着坚实的品行基础,无需寻找其他靠山。

“要知青囊术,讵尽黄壤计。”这里使用了古代占卜和算卦的比喻,表达作者对于未来命运的思考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翁族鼎七闽,籍甚月旦议。”作者通过描述家谱中的荣耀与历史记载,展示了家族的辉煌历史和文化传承。

“五车闻善训,三迁见深意。”此句表明作者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以及对经典智慧的深刻领悟。

“父子兄弟间,接武广寒桂。”这句强调了家族关系与文脉传承,通过“寒桂”形容高洁不染的情操。

“世方慕朱紫,此道非我贵。”作者表达自己对于名利的超脱,不以物质荣华为贵。

“而今二阮贤,风雅果未坠。”这里赞美的是当代的两位贤人,其品行高尚,文学艺术造诣深厚,但尚未得到应有的认可。

接下来的“婆娑竹林下,颇用文章戏。”描绘了诗人在竹林中吟咏诗文的情景,通过“婆娑”一词传达出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

“诸郎赤凤麟,唾手可高位。”此句象征着才华横溢,如同神鸟凤凰一般可以轻易达到高位。

“惟松岁寒质,似抱君子器。”作者将自己比作坚贞不渝的松树,以此形容自己的高洁品格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追求。

“伟此无情物,胡然效斯瑞。”诗人感慨于自然界中没有感情的存在,却能如此完美地展现出自然之美。

最后,“天人理则悬,声闻在交际。我行几千里,岁晚飘零至。升亭整素冠,敬仰动长喟。冢木助芊芊,前山益佳气。”作者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规律的思考,以及对远离尘世、遨游于大自然中的体验,表达了自己对于高洁生活态度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然。

收录诗词(320)

李处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叶生

带如当风衣出水,曹吴丹青古莫比。

一时更有刘与杨,妙手斲泥端及此。

叶生心匠何瑰奇,异代同声人所推。

颇甘蔬饭绝肉想,神物自应来护持。

花鬘珠冠宝月相,补陀宝山移海上。

净瓶杨柳翠鹦鹉,突兀惊人焕寻丈。

十六尊者初不同,俨然肖貌清而雄。

或伏猛虎制毒龙,或飞锡杖凌虚空。

伟哉功刮造化窟,凛发天风肃毛骨。

来观堵立万口传,坐看声名从此出。

形式: 古风

赠术士

君平隐于卜,百钱非少多。

术妙语更简,数精心匪他。

群书了在口,诵解如县河。

驰声日籍籍,问肆肩相摩。

小人恶切直,先生无诡阿。

有时隘穷巷,轩冕纷巍峨。

朋来竞徼福,习吉理则那。

从而再三渎,不告反嘲诃。

少焉一閧散,帘前可张罗。

要知安分者,鲁叟正波波。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赠刘至道

性静乃可琴,德常乃可医。

二事人所难,而子能兼之。

好古身则润,活人功不赀。

未愧孙思邈,何惭钟子期。

俗眼多重轻,世态工瑕疵。

自视无所嫌,安行复何疑。

子有贤舅氏,闻名四方驰。

勉矣归问津,沛然有馀师。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赠宝胜主僧

木落山重重,溪长雨霏霏。

云惨伤客容,风饕裂征衣。

我行已千里,恨无羽翰飞。

倒帆近古寺,烟钟深翠微。

明轩快远目,俛仰涵清辉。

上人惠休辈,道眼与世遗。

匡床竹火炉,翛然自忘机。

馀生尚奔迫,所遇非所依。

天地兵革满,乡关音信稀。

拊膺坐长啸,岁晚将安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