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二十四首(其二)

至治合柔德,大渊何油油。

吾观五千言,精意良可求。

孝文尚清净,我人以和休。

绂冕事上帝,几杖怀诸侯。

轻税道则貉,偃兵世如周。

云门虽未作,函夏憺忘忧。

谁欤用赵张,网密仍吞舟。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此诗《咏史二十四首(其二)》由明代诗人黄淳耀所作,通过诗句表达了对古代帝王治国理念的赞赏与思考。

首句“至治合柔德,大渊何油油”描绘了理想中的治理状态,即最高统治者应秉持柔和的道德品质,如同深邃的大海般宽广包容。接着,“吾观五千言,精意良可求”引用《道德经》五千言,强调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值得深入探索。

“孝文尚清净,我人以和休”提到汉文帝崇尚清净无为的治国之道,使得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接下来,“绂冕事上帝,几杖怀诸侯”描述了帝王祭祀天神、安抚诸侯的情景,体现了古代君主的礼仪与责任。

“轻税道则貉,偃兵世如周”指出减轻赋税能促进社会和谐,如同古代的貉国;而停止战争,使世界像周朝那样安定。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和平与经济发展的向往。

“云门虽未作,函夏憺忘忧”表示虽然没有举行云门乐舞,但整个国家都沉浸在安宁之中,忘记了忧愁。最后,“谁欤用赵张,网密仍吞舟”则批评了某些官员滥用权力,导致社会问题依然存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帝王治国理念的赞美与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与期盼。

收录诗词(492)

黄淳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二十四首(其三)

瓦注自然巧,金注自然昏。

注者岂有异,外重亡其存。

智略逢世资,利欲汨本原。

贫贱生富贵,富贵入祸门。

君子远凶德,小人惑谄言。

不见楚春申,晚节困李园。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咏史二十四首(其四)

泛水据帝图,功高意已怠。

患此争功人,而难尽菹醢。

草草叔孙生,弥缝杂鄙猥。

遂令鞅斯毒,流漫亘千载。

汉在井田亡,汉亡族诛在。

卓哉鲁两生,抱经窜山海。

形式: 古风 押[贿]韵

咏史二十四首(其五)

白起善合变,首身乃分离。

蒙氏制险塞,骨肉遭参夷。

李斯非先王,门诛矺其尸。

王剪灭六国,三世祸随之。

此人徇功名,快意无不为。

斫斩恬饴蜜,头颅积邱坻。

谓天如覆奁,天道竟有知。

宣尼戒馀殃,曲逆悔六奇。

明明周与召,秉德千载师。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咏史二十四首(其六)

章邯将乌合,禽灭数诸侯。

蹉跎竟失计,刎首于废邱。

泣河不溢水,负薪无完裘。

韩白谅不支,斯人复奚尤。

不见阳和至,苍鹰自化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