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二十四首(其四)

泛水据帝图,功高意已怠。

患此争功人,而难尽菹醢。

草草叔孙生,弥缝杂鄙猥。

遂令鞅斯毒,流漫亘千载。

汉在井田亡,汉亡族诛在。

卓哉鲁两生,抱经窜山海。

形式: 古风 押[贿]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深刻揭示了权力与人性之间的复杂关系。诗人以“泛水据帝图”开篇,暗喻权力的诱惑如何使功臣心生懈怠,进而引出“患此争功人”的警示。接着,通过“草草叔孙生,弥缝杂鄙猥”描绘了试图调和矛盾、修补裂痕的努力,但最终却未能阻止“鞅斯毒”,即权谋之毒的蔓延,影响深远。

“汉在井田亡,汉亡族诛在”两句,运用历史事实,强调权力的滥用可能导致国家衰败乃至家族覆灭的严重后果。最后,“卓哉鲁两生,抱经窜山海”赞扬了鲁两生坚守道义、避世隐居的高尚行为,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借古讽今,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反思,探讨了权力、道德与人性之间的微妙平衡,以及个人在复杂社会中的选择与命运。

收录诗词(492)

黄淳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二十四首(其五)

白起善合变,首身乃分离。

蒙氏制险塞,骨肉遭参夷。

李斯非先王,门诛矺其尸。

王剪灭六国,三世祸随之。

此人徇功名,快意无不为。

斫斩恬饴蜜,头颅积邱坻。

谓天如覆奁,天道竟有知。

宣尼戒馀殃,曲逆悔六奇。

明明周与召,秉德千载师。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咏史二十四首(其六)

章邯将乌合,禽灭数诸侯。

蹉跎竟失计,刎首于废邱。

泣河不溢水,负薪无完裘。

韩白谅不支,斯人复奚尤。

不见阳和至,苍鹰自化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咏史二十四首(其七)

皇汉传八叶,殃源始椒房。

五侯连甲宅,旌节夜有光。

大角缠逆气,三辰失天纲。

便便文墨士,桀犬攻中央。

势重贤为佞,权移阴胁阳。

史臣谨灾异,可以告明王。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咏史二十四首(其八)

燕昭昔下士,乐毅何贤哉。

云龙歘然合,岂必骏骨媒。

一说连五国,长驱尽东来。

残兵哭济西,青社遂成灰。

战伐天未厌,仁义我所裁。

明王忽不御,贝锦入宁台。

鸱夷待国士,駃騠赐庸才。

再拜黄鹄举,遗书使人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