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梁溪泚泚惠泉清,流出龟山木铎声。
怪杀荆舒犹未尽,至今茅苇窃科名。
这首诗描绘了梁溪与惠泉交汇之处的清雅景致,以及由此引发的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鸣。诗中“梁溪泚泚惠泉清,流出龟山木铎声”两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水的清澈与流动之美,仿佛能听到从龟山上随水流而来的木铎轻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接下来,“怪杀荆舒犹未尽,至今茅苇窃科名”两句,则转向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与讽刺。这里“荆舒”可能指代某些地方或人物,诗人通过“犹未尽”的表述,表达了对过去不公或遗憾之事的反思,同时也暗含对当下某些人凭借非正当手段获取荣誉的批评。最后,“至今茅苇窃科名”一句,形象地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公平现象,即一些人(比喻为“茅苇”,意为地位低微、不显眼的人)却能窃取本应属于更优秀之人的荣誉和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和谐,还蕴含着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与批判,体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人文关怀。
不详
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学者称谢山先生。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扬门学派盈天下,我爱堂堂喻子才。
一语六龙安隐渡,丰公手掖魏公回。
文简文孙木石贤,文章载道亦巍然。
如何史祸消沉后,流落豪芒总不传。
河津尚自费针砭,此义秋霜夏日严。
不愧两公惟吏部,到头一死比饴甜。
老成逝后失仪刑,二曲西来更讲经。
谁复风流如骆守,匡时要务据觚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