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寺北闻湘浪,窗南见岳云。
自然高日用,何要出人群。
瓦滴残松雨,香炉匝印文。
近年精易道,疑者晓纷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寺庙生活图景。"寺北闻湘浪,窗南见岳云"两句通过对比衬托手法,将寺庙内外的宁静与自然界的动态形成对照,从而突显出寺庙内的安详和平。此处“湘浪”指的是湘江的波涛声,象征着远方或外部世界的喧嚣;“岳云”则是山中的云彩,代表了高洁与静谧。
"自然高日用,何要出人群"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这里的“自然高”意指顺应自然,不做强迫之事;“何要出人群”则明示了诗人不愿意离开寺庙这种远离尘嚣的地方,与世俗社会保持距离。
"瓦滴残松雨,香炉匝印文"一句通过对寺中细微声音和佛事活动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神圣。"瓦滴"指的是屋檐滴水的声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残松雨"则是风雨中的松树之声,增添了一份寂寞;"香炉匝印文"则是佛堂中燃烧香料的香炉和经文的装饰,这些都是寺庙生活的点缀。
最后两句“近年精易道,疑者晓纷纷”表达了诗人对于禅道或修行的追求,以及面对世间疑惑时所持有的态度。"近年"指的是最近这段时间;"精易道"则是深入研究和实践佛法;"疑者晓纷纷"意味着面对外界的质疑和困惑,诗人以超然的心态去理解和接受。
整首诗通过对寺庙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与超越世俗的追求,以及在宁静中寻找心灵平静的愿望。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曾向沧江看不真,却因图画见精神。
何妨金粉资高格,不用丹青点此身。
蒲叶岸长堪映带,荻花丛晚好相亲。
思量画得胜笼得,野性由来不恋人。
终南山北面,直下是长安。
自埽青苔室,闲攲白石看。
风吹窗树老,日晒窦云乾。
时向圭峰宿,僧房瀑布寒。
暖披烟艳照西园,翠幄朱栏护列仙。
玉帐笙歌留尽日,瑶台伴侣待归天。
香多觉受风光剩,红重知含雨露偏。
上客分明记开处,明年开更胜今年。
诸峰翠少中峰翠,五寺名高此寺名。
石路险盘岚霭滑,僧窗高倚泬寥明。
凌空殿阁由天设,遍地杉松是自生。
更有上方难上处,紫苔红藓绕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