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疾文三歌(其三)

茨山有薇兮颍水有漪,夷为柏兮秋有实。

叔为柳兮春向飞,倏尔而笑,汎沧浪兮不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作品,名为《释疾文三歌(其三)》。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哲理。

"茨山有薇兮颍水有漪",开篇即以山中的薇草和河中的涟漪为画面,薇草常与隐逸生活联系,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颍水之漪,则可能象征着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

"夷为柏兮秋有实"中,“夷”字可能指的是树木枝叶茂盛的样子,而“柏”则是常绿的象征,意味着坚持不懈。秋天果实累累,也许在暗示作者对于收获的期待或感慨。

"叔为柳兮春向飞"里,柳树在春天生长迅速,象征着生命力与希望。“叔”字在这里可能是对柳树的亲切称呼,显示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喜爱和赞美。

"倏尔而笑,汎沧浪兮不归"则流露出一丝超脱的人生态度。诗人面对生活中的起伏时而发笑,这种笑容可能包含着对世事无常的豁达理解。而“汎沧浪兮不归”表明了他对于某些东西已经释然,决意不再追寻或返回。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流露,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俗、乐观面对人生的哲学。

收录诗词(105)

卢照邻(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唐诗人。自号幽忧子,汉族,其生卒年史无明载,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 字:升之
  • 号:为“初唐四杰”
  • 籍贯: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

相关古诗词

赠益府群官

一鸟自北燕,飞来向西蜀。

单栖剑门上,独舞岷山足。

昂藏多古貌,哀怨有新曲。

群凤从之游,问之何所欲?

荅言寒乡子,飘飖万馀里。

不息恶木枝,不饮盗泉水。

常思稻粱遇,愿栖梧桐树。

智者不我邀,愚夫余不顾。

所以成独立,耿耿岁云暮。

日夕苦风霜,思归赴洛阳。

羽翮毛衣短,关山道路长。

明月流客思,白云迷故乡。

谁能借风便,一举凌苍苍。

形式: 古风

赠益府裴录事

忽忽岁云暮,相望限风烟。

长歌欲对酒,危坐遂停弦。

停弦变霜露,对酒怀朋故。

朝看桂蟾晚,夜闻鸿雁度。

鸿度何时还,桂晚不同攀。

浮云映丹壑,明月满青山。

青山云路深,丹壑月华临。

耿耿离忧积,空令星鬓侵。

形式: 古风

中和乐九章.歌中宫第五

祥游沙麓,庆洽瑶衣。黄云昼聚,白气宵飞。

居中履正,禀和体微。仪刑赤县,演教椒闱。

陶钧万国,丹青四妃。河洲在咏,风化攸归。

形式: 四言诗 押[微]韵

中和乐九章.歌公卿第八

蹇蹇三事,师师百僚。群龙在职,振鹭盈朝。

丰金辉首,佩玉鸣腰。青蒲翼翼,丹地翘翘。

歌云佐汉,捧日匡尧。天工人代,邈邈昭昭。

形式: 四言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