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金马堂堂有陆沉,斯人出处可重寻。
豸冠议论回天力,绣节平反念母心。
一代师承无别派,百年朋旧托遗音。
便当佳传磨苍翠,桐桂森然欲出林。
这首诗是一幅深情厚谊的画面,诗人通过对金马堂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沈提刑的挽留之情。首句“金马堂堂有陆沉”,设定了一种庄重而又略带沉郁的氛围,金马堂在这里象征着一种高贵和权威的场所,而“陆沉”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化。
接着,“斯人出处可重寻”,诗人表达了对沈提刑才华横溢、德行高尚的赞赏,意味着沈提刑不论身在何处,都能找到他的踪迹,这里蕴含了深厚的情谊和尊敬。
第三句“豸冠议论回天力”,诗人用“豸冠”指代沈提刑,暗示其品格高尚,能够与天道相合,“议论回天力”则表明他在处理事务时能够秉持正义,不畏强权。
第四句“绣节平反念母心”,这里的“绣节”或许指沈提刑所持之物,也可能是对其品德的象征,“平反”意味着公正无私,而“念母心”则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深切怀念,好像母亲般地关爱。
中间两句“一代师承无别派,百年朋旧托遗音”,表明沈提刑在学术或事业上的成就和传承是独特而不分流派的,同时也强调了他与诗人之间长达百年的深厚友情,以及这种友谊将被永远铭记。
末两句“便当佳传磨苍翠,桐桂森然欲出林”,诗人希望这份美好的交往能够像珍贵的玉石一般经过岁月的打磨而愈发光彩夺目,同时也期望他们的友谊如同坚韧的桐树和高洁的桂树,在世间屹立不倒,终将超越凡尘而独立于林。
不详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修程云水绕苍茫,马上春风薜荔香。
此去鸡豚思旧社,且凭鱼雁到他乡。
穷途偪仄风波恶,客路消磨岁月长。
别后空阶闻夜雨,令人还忆水曹郎。
郡圃锄荒雪,家山斸浅沙。
只今诸葛菜,何似邵平瓜。
小摘情何厚,长斋气自华。
官烹与私炙,随处即生涯。
洛阳旧谱隔芳园,姚魏寻香作返魂。
端为名花肯迂路,定知春色落深村。
日中半醉如含恨,雨后幽姿未忍言。
上苑分明有馀地,野芹何独溯金门。
远客来投宿,高人已闭门。
白沙分远水,红树带烟村。
僻径逢僧觅,登山见佛尊。
清风惜秋稼,积雨扫云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