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际日浮空涨海流,虫沙龙蜃各优游。
津涯浩荡虽难测,不见惊澜曾覆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海景画面。"际日浮空涨海流",表达了太阳与大海相接时的辽阔气势,以及海水随之而来的汹涌澎湃。"虫沙龙蜃各优游"则形象地描绘了在这样宏伟景观中,小到如蚂蚁般的沙砾,甚至是海中生物,如龙蜃,也都显得悠然自得,各司其职。
然而,接下来的"津涯浩荡虽难测"展现了诗人面对这自然奇观时所感受到的力量与深邃。这里的“浩荡”二字,不仅描绘出水势的壮阔,也传达了一种超乎常人的探究与衡量。
最后两句"不见惊澜曾覆舟",通过对比过去没有看到巨浪吞没船只的事例,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片海域平静时刻的珍视之情,也暗示了一种安全感和对未来某种信心。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辽阔,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观察与感受,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在飞翔的情怀。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祖帐飘扬堤柳边,北来飞盖复连翩。
追随不忍轻言别,回首城楼没晚烟。
楚国良金百鍊精,深藏求售价连城。
岂徒丰狱吹毛利,兼有秦台照胆明。
空府同来贤大夫,短亭门外即长涂。
不辞烂醉樽前倒,明日此欢重得无。
白璧紫金为世宝,贤愚知贵莫能名。
庙堂祭器杯盘物,随处得之光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