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龙井辩才法师三绝(其三)

井水中藏东海鱼,侧盆翻雨洗凡夫。

隔山欲共公相见,莫道从来一滴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翻译

井水深藏着东海的鱼,如同侧盆倾倒雨水清洗凡俗之人。
隔着山峦我也想与你相见,别说我从未给你哪怕一滴的希望。

注释

井水:比喻深沉或难以察觉的事物。
东海鱼:象征远方或未知的可能性。
侧盆:侧面的小盆,这里比喻小事物或微不足道的行为。
凡夫:普通人,常人。
隔山:形容距离遥远或障碍重重。
公:尊称对方,可以指朋友或敬仰的人。
从来:自始至终,一直。
一滴无:没有一滴,表示极度的渺小或希望的微弱。

鉴赏

这首诗以井水和东海鱼为奇特想象,寓意深远。"井水中藏东海鱼"描绘出一种超现实的画面,暗示佛法深奥,智慧如海,寻常人难以触及。"侧盆翻雨洗凡夫"则象征着洗涤心灵,去除尘世的烦恼,如同雨水洗净俗人的凡俗。诗人表达出对龙井辩才法师的仰慕与渴望亲近之情,"隔山欲共公相见"传达出虽有距离但仍想亲近佛法的心愿。最后一句"莫道从来一滴无"强调佛法并非遥不可及,哪怕是一点点也能启发人心,富有哲理意味。整体上,这首诗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佛法追求和对智者敬仰的情感。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寄龙井辩才法师三绝(其一)

我兄教我过东吴,遗墨山间无处无。

忽报冬潮催出堰,俗缘深重道心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寇莱公

人知公惠在巴东,不识三朝社稷功。

平日孤舟已何处,江亭依旧傍秋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郿坞

董公平昔甚纵横,晚岁藏金欲避兵。

当日英雄智相似,燕南赵北亦为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登封道中三绝(其三)少林寺赠顿起

一径乔林下黄叶,三山翠壁绕禅居。

共君将住还归去,欲问安心知已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