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释

有天即有日,在人生禀先。

未形开辟后,已具混沌前。

天运如磨转,日行犹蚁旋。

夜夜向西没,朝朝出东边。

今日复明日,不知几流年。

大率百年期,三万又六千。

其间阴晴外,一半夜相牵。

天地自悠久,人生皆苟延。

七十犹古稀,况可满百焉。

但见世人死,不见日离天。

圣贤何异人,虚名身后传。

生前一滴酒,安能及黄泉。

往者既如此,我何苦忧煎。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以日与天的关系为切入点,探讨了生命与时间的永恒与短暂,以及人生的意义。诗人通过描述日与天的循环往复,象征着生命的无尽流转和宇宙的永恒存在。日的每日升起与落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性。诗中提到“大率百年期”,表达了对人类寿命的普遍认知,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接着,诗人将人生的视角扩展到更广阔的宇宙背景之下,指出“天地自悠久,人生皆苟延”。这句诗强调了人类生命在宇宙长河中的渺小和短暂,以及生命的苟且度日。通过对比“七十犹古稀”与“况可满百焉”,诗人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有限性和不可预测性。

在探讨生命的意义时,诗人提出了“圣贤何异人,虚名身后传”的观点,暗示了即使圣贤人物,其生命同样受到时间的限制,而他们的名声也只是在死后才得以流传。这种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引出了对生前行为价值的反思:“生前一滴酒,安能及黄泉。”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当下生活的珍惜和对死后世界的无常的感慨。

最后,诗人以“往者既如此,我何苦忧煎”结束,似乎是在劝慰自己和读者,面对生命的无常和有限,应以一种豁达的态度面对生活,不必过分忧虑和困扰。整首诗通过对时间和生命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471)

董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 号:一槎
  • 籍贯:上海

相关古诗词

怡颜轩为夏长文御史

孤松出岩阿,性岂好奇怪。

长材受屈抑,偃蹇为此态。

高人识物性,拔置轩槛外。

俾全凌云势,萧散极自在。

种树如种德,所贵厚能载。

欲令枝叶茂,要在根本大。

以兹奉亲寿,目到心已会。

欣然坐忘倦,轩宇增爽垲。

月明看虬龙,风过听竽籁。

昔同羊枣嗜,今比甘棠爱。

岁寒三友间,此友交独耐。

茯苓煮醍醐,艾纳薰馣馤。

櫩花落香粉,庭草荫书带。

洞启南薰窗,一笑豁晴霭。

形式: 古风

养正斋为沈一中

幽斋绝氛嚣,独擅林塘胜。

野色纳虚舟,天光堕明镜。

囊琴手亲斲,世事耳慵听。

免移北山文,耻捷终南径。

洗心玩周易,持志企邹孟。

恶名忌食蒿,乱乐思放郑。

栖鸟安巢居,游鱼遂川泳。

云开月自朗,风止树还定。

顺理多所得,与物更无竞。

不假身外求,由来复初性。

形式: 古风

葵轩为平恩尹苏德辅

菊遇陶靖节,莲遇舂陵翁。

菊取隐逸意,莲有君子风。

嘉话至今传,所遇非虚蒙。

卓哉苏平恩,襟期古人同。

植葵用名轩,勉兹培养功。

眷焉举可则,树德匡厥躬。

进此正色黄,远彼乱朱红。

夕萼知向西,朝葩还附东。

卫足喻吾智,倾心喻吾忠。

拳拳爱君念,对之弥敬恭。

牛腰富品题,千里走诗筒。

葵遇视菊莲,未必惭二公。

花若敷而荣,轩若增而崇。

勉旃名轩义,有初期有终。

形式: 古风

江南多荒山

江南多荒山,无名亦无数。

于民弗宜耕,于官弗宜赋。

不生灵芝草,不产松桂树。

崎岖复崎岖,总是不平路。

昔谓山可爱,今知山可恶。

何时双眼开,得见无山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