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襄太史招同马伯起赵裕子载酒访余丹丘各赋二律(其一)

看山谁遣鹤书招,仙侣翩翩羽盖飘。

瑶草石坛如有待,白云珠树递相邀。

雨滋岸柳烟迷席,风约池萍水荡桥。

黄石赤松他日事,暂随鸾驭听吹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仙气飘渺的山中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与仙侣共游的奇妙体验。首句“看山谁遣鹤书招”,以鹤书招引山中之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引人入胜的氛围。接着,“仙侣翩翩羽盖飘”一句,生动描绘了仙人们轻盈飘逸的身姿,仿佛在空中自由翱翔。

“瑶草石坛如有待,白云珠树递相邀”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静谧与神秘,瑶草与石坛似乎在等待着什么,白云与珠树则相互邀请,构成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接下来,“雨滋岸柳烟迷席,风约池萍水荡桥”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之美,雨水滋润着岸边的柳树,烟雾缭绕,池塘中的浮萍随风荡漾,桥上行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最后,“黄石赤松他日事,暂随鸾驭听吹箫”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黄石与赤松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此处暗喻未来某日能与仙人一同遨游,听那悠扬的箫声。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716)

李云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李伯襄太史招同马伯起赵裕子载酒访余丹丘各赋二律(其二)

丹台寂历锁青氛,几处花蹊起鹤群。

访道偶逢香案吏,焚香同礼玉晨君。

花间听鸟斟琼液,石上题诗染白云。

兴剧不知归路晚,孤亭萝月坐氤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送张垣孺

少年多难与时违,笑指丹丘去路微。

访道独携青竹杖,寻师频礼白云扉。

身如野鹤飞无定,心在青山去是归。

独有睢阳天万里,倚门人望老莱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赠潘子明

栎园归去赋閒居,修竹长楸共结庐。

芳草不知三径处,白云常护一床书。

桥通白板行携鹤,门近青溪卧看鱼。

借问柴桑陶处士,几回花下过篮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花影

布叶分条不属春,水边林下暗相亲。

花神未必齐空色,香国何因见幻身。

紫陌昼游遥簇马,玉墀宵卧冷侵茵。

隔墙莫放东风入,动误西厢待月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