頔上人持莹萝月五诗见示因走笔和韵聊禦睡魔(其一)

萝月禅机莫强猜,如来无去亦无来。

霜凝寒绿归松鬓,春染轻红入杏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不要试图猜测禅宗的深奥意境,如来既没有去也没有来。
寒冷的霜冻使翠绿的松枝更加凝重,春天的色彩染红了杏树的脸颊。

注释

萝月:月光照在藤蔓上,象征着禅意。
禅机:佛教中的深刻哲理。
莫强猜:不必勉强理解。
如来:佛教中的最高智慧象征。
无去亦无来:超越生死,不生不灭。
霜凝:寒冷的霜冻。
寒绿:寒冷中保持翠绿的松叶。
归松鬓:附着在松枝上的样子。
春染:春天的到来。
轻红:淡淡的红色。
入杏腮:映照在杏树脸颊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所作,题为《頔上人持莹萝月五诗见示因走笔和韵聊禦睡魔(其一)》。诗中以“萝月禅机”起笔,暗示一种深沉而神秘的佛教意境,仿佛在引导读者探索佛法的无常与空寂。"如来无去亦无来"进一步阐述了佛教中的涅槃观念,强调超越生死的境界,即不生不灭。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自然景象,“霜凝寒绿归松鬓,春染轻红入杏腮”,通过霜降后松树的翠绿和春天杏花的绯红,象征着岁月流转和个人心境的变化。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禅理融合,暗示人生的短暂和世间万物的生生不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与禅宗思想的交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351)

郑清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燮,、文叔,别号安晚。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 字:德源
  • 籍贯: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1176—1251

相关古诗词

頔上人持莹萝月五诗见示因走笔和韵聊禦睡魔(其三)

竺乾心法拈花笑,洙泗家风鼓瑟希。

一问已应居第二,更询来处落三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题东山上方

谢公雅志在东山,一入黄扉不复还。

公去我来山属我,为公偿却半生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题偃溪闻长老尧民击壤图

炊烟万井着僧居,人在康衢画不如。

寄语偃溪崖淡墨,图中添我一柴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赠李相士

未遇公卿尽好看,会将碧眼照人寒。

邯郸梦觉君休问,试卜何时可挂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