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

人言天台高,四万八千丈。

中有瀑布泉,飞流众山响。

多少采药人,石梁不得上。

我思斸寿藤,削作过头杖。

拄上最高峰,云中一拊掌。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天台山的雄伟与神秘,以及诗人对探索这座名山的渴望。首句“人言天台高,四万八千丈”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天台山的高度,暗示其险峻与壮丽。接着,“中有瀑布泉,飞流众山响”描绘了山中瀑布的壮观景象,水声回荡在群山之间,营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自然之美。

“多少采药人,石梁不得上”则通过描述采药人的尝试与失败,侧面表现了天台山的险峻与难以攀登,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最后,“我思斸寿藤,削作过头杖。拄上最高峰,云中一拊掌”表达了诗人想要亲自攀登天台山,寻找长寿藤并以此为杖,最终达到山巅,在云雾中击掌抒发豪情壮志的愿望。整首诗不仅赞美了自然景观,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由探险精神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34)

朱国祚(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宿唐洞寺

野寺大道旁,短垣倚云峤。

舍策叩禅关,平芜恣延眺。

暝色还荒径,明灭寒原烧。

篝灯坐幽室,皎月来相照。

未税尘鞅劳,已窥静者妙。

夜半风鸣条,不减苏门啸。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巾子峰

出山非旧涂,后顾见怪石。

寻蹊屡登下,仰视股欲慄。

众块射空庭,侧直各自立。

诡象不止指,移步形已易。

但见交屈拿,往往如旗戟。

上有欲堕片,夫乃风吹出。

脚虚终不摇,古藓蚀半白。

日出照高溜,细缝见雨迹。

傍路容半足,僮竖每仆侧。

盘旋南得寺,穿涧行见汲。

不见参寥子,吟幽徒自述。

形式: 古风

自横塘放舟宿渔浦作

清晨发横塘,日暮宿渔浦。

清川何悠悠,林木澹回互。

众山春气鲜,远近发烟溆。

鸡鸣过村舍,鸟落荡洲渚。

落日照富阳,潮声散如雨。

兹行涉清境,人事惜多阻。

孤舟抱风疾,薄暮江气苦。

前程问舟人,形胜卧中数。

遥忆越王山,莽莽空怀古。

形式: 古风

汝上有怀

故园日以疏,故人日以隔。

奈此头上冠,负却山中屐。

望望吴天遥,蘼芜春一碧。

同心旷难期,异乡谁结客。

二陆想平原,五湖招少伯。

存者半参商,殁者成往昔。

而我徒索居,流光坐愁惜。

白云何处寻,桃花空脉脉。

汝水清且纡,明霞生远空。

何来得双鲤,溯自江之东。

素书不盈尺,白雪满邮筒。

经术彭宣老,清言徐稚雄。

朱张故无恙,王杨激颓风。

升沈各异趣,幽事总相同。

蹇余周南留,天涯怜转蓬。

延津会须合,长啸倚崆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