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其七十八)

卜择幽居地,天台更莫言。

猿啼溪雾冷,岳色草门连。

折叶覆松室,开池引涧泉。

已甘休万事,采蕨度残年。

形式: 古风

翻译

选择一个隐秘的居住地,天台山就不用多提了。
山中猿猴的啼声穿透溪边薄雾,显得格外清凉,山岳的景色与我家的草门相连。
采集树叶覆盖在松木小屋上,挖掘池塘引来山涧清泉。
我已经满足于放弃世间一切事务,只靠采摘蕨菜度过余生。

注释

卜择:选择。
幽居地:隐秘的住处。
天台:天台山。
更莫言:不必再多说。
猿啼:猿猴啼叫。
溪雾:溪边的雾气。
岳色:山岳的景色。
草门:草编的门。
折叶:摘取树叶。
覆松室:覆盖松木小屋。
开池:挖掘池塘。
涧泉:山涧泉水。
甘休:心甘情愿地放弃。
万事:世间的一切事务。
采蕨:采摘蕨菜。
度残年:度过晚年。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卜择幽居地"表明诗人在寻找一个偏僻安静的地方定居,而"天台更莫言"则是说即便是在人们心目中著名的仙境天台,也不必多提,暗示诗人所选之地胜过天台。

接下来的两句"猿啼溪雾冷,岳色草门连"生动描绘了隐居地的自然景象。猿啼即猕猴鸣叫,溪水被山雾围绕显得格外清冷,而远处高山上的草色与家门相连,营造出一幅野趣盎然的图画。

"折叶覆松室,开池引涧泉"则进一步描写了诗人在自然中巧妙地融入和利用自然资源建造生活空间。折下树叶铺设在简陋的松木小屋上,而池塘和引导山间清泉的设计,显示出诗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最后两句"已甘休万事,采蕨度残年"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已甘休万事"意味着诗人对世俗纷争已经心满意足地放下,而"采蕨度残年"则是说诗人计划在剩余的岁月里,以采集山中蕨类植物为食,安贫乐道地度过后半生。这样的生活状态充满了超脱尘世、归隐自然的志趣和情操。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好、宁静生活的深切向往,以及对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312)

寒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诗相印证,指出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号:均不详
  •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相关古诗词

诗三百三首(其七十九)

益者益其精,可名为有益。

易者易其形,是名之有易。

能益复能易,当得上仙籍。

无益复无易,终不免死厄。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诗三百三首(其八十)

徒劳说三史,浪自看五经。

洎老检黄籍,依前住白丁。

筮遭连蹇卦,生主虚危星。

不及河边树,年年一度青。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诗三百三首(其八十一)

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

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

形式: 古风

诗三百三首(其八十二)

我今有一襦,非罗复非绮。

借问作何色,不红亦不紫。

夏天将作衫,冬天将作被。

冬夏递互用,长年只这是。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