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历历非诸子,骎骎及圣丘。
乃知焚籍相,亦自有源流。
这句诗出自北宋文学家、政论家刘克庄的《杂咏一百首》。全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学术与道德的境界,颇有古文辞赋之风。
“历历非诸子”开篇即点明主题,不是泛泛的诸子百家,而是一种超然于世的学问。"骎骎及圣丘"则形容这种学问或修养达到了崇高的境界,如同登上了圣人的丘陵。
"乃知焚籍相,亦自有源流"表明在大毁灭之后,虽然许多书籍被焚,但真正的文化与智慧并非物质形式所能绑定,它们有着自己的传承和发展。这句话既反映了历史上的焚书事件,也表现出诗人对于知识、学问不朽的信念。
整首诗通过对比世间喧嚣与高洁学问,表达了诗人追求真理、超越凡尘的心声。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杀身明逆顺,濡足救危亡。
未必荀文若,甘为操子房。
归自沙丘后,因专定策功。
国由中府令,帝在望夷宫。
顿无英霸气,尚有妇儿仁。
闻汉购吾首,持将赠故人。
义理无穷尽,虽丘或未知。
老聃与项橐,圣岂有常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