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洪药倩虞部

各有千秋志,俱行万里回。

论交为后辈,相见慰从来。

话向杯前满,心当烛下灰。

十年沧海变,老尽济川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赠洪药倩虞部》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陈恭尹所作。诗中洋溢着对友人洪药倩的深情厚谊与对其才华的赞赏。

首联“各有千秋志,俱行万里回”,开篇即以豪迈之气概,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各自拥有独特的人生追求和理想,如同行万里归来,虽路途遥远,但心中志向不改。这种对友情与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

颔联“论交为后辈,相见慰从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他们以谈论交游为乐,尤其是对于后辈而言,这样的聚会不仅增进了彼此的了解,更在心灵上得到了慰藉。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后辈成长的关怀。

颈联“话向杯前满,心当烛下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情景。在酒杯前畅谈,话语间充满了欢笑与共鸣;而在烛光下,诗人的心灵仿佛被温暖的火焰所净化,一切烦恼与忧愁都随风而去。这一联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情感的深度与纯粹。

尾联“十年沧海变,老尽济川才”,则以时间的流逝为背景,感叹世事变迁,岁月无情。在这漫长的十年里,沧海桑田,许多曾经的才俊都已经老去,无法再像过去那样为社会做出贡献。这句诗既是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也是对友人洪药倩及所有人才的深切关怀与惋惜。

综观全诗,陈恭尹通过对与友人相聚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友情和时间流转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位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人生的洞察以及对未来的忧虑。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富有哲理,是陈恭尹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之一。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卧病五羊闻故人蔡艮若之子约行授室情不自已伏枕上得二律感叹遂多勿作寻常诗读也二首(其一)

汝早孤能立,艰虞亦有今。

虽安为圃计,未负带经心。

读易知馀庆,称诗在鼓琴。

先公期望意,正不必华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卧病五羊闻故人蔡艮若之子约行授室情不自已伏枕上得二律感叹遂多勿作寻常诗读也二首(其二)

十载亡吾友,中宵有泪痕。

何曾离梦里,容易闭泉门。

鹤发亲犹健,鹓雏翼渐鶱。

一抔仍未卜,惭负不堪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漫兴三首(其一)

借屋增江口,悠悠十八年。

力穷群籍内,身老众人前。

曲巷来风满,闲门得月偏。

有生同是寓,终恋墓边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漫兴三首(其二)

简讨吟诗地,江门匝海涛。

渊源洙泗远,磊落楚云高。

近世无真气,斯人也自豪。

文章本情性,笑汝小儿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