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驿门

我王衔璧远称臣,何事全家并杀身。

汉舍子婴名尚在,魏封刘禅事独新。

非干大国浑无识,都是中原未有人。

独向长安尽惆怅,力微何路报君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题驿门》由唐代诗人蒲禹卿所作,通过对比历史事件,表达了对权力更迭和命运无常的感慨。

首联“我王衔璧远称臣,何事全家并杀身。”以“我王”自比,形象地描绘了君主在权力斗争中的无奈与牺牲。衔璧称臣,象征着臣服与忠诚,然而却因不明原因,整个家族都遭受了灭顶之灾。这里暗含了对历史中无辜受难者的同情。

颔联“汉舍子婴名尚在,魏封刘禅事独新。”将目光转向历史,对比了两个不同的朝代。子婴是秦朝末年的秦王子,被刘邦俘虏后自杀;而刘禅则是三国时期蜀汉的末帝,在魏国的控制下度过了余生。这两句通过“名尚在”与“事独新”的对比,展现了历史人物虽已逝去,但其事迹仍被后人铭记,同时也暗示了权力更迭的残酷与无情。

颈联“非干大国浑无识,都是中原未有人。”进一步探讨了权力斗争的本质。这里的“大国”可能指的是强大的外敌或内部的权力中心,“中原未有人”则暗示了在权力斗争中,真正能洞察全局、做出明智决策的人并未出现。这句诗揭示了在权力斗争中,往往缺乏理性的判断和公正的考量。

尾联“独向长安尽惆怅,力微何路报君亲。”将情感聚焦于个人层面,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无奈与哀伤。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政治中心,象征着权力与希望。然而,面对无力改变的现实,诗人只能独自哀叹,表达了对无力保护亲人、实现理想抱负的深深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深刻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性以及个体在其中的渺小与无助。

收录诗词(1)

蒲禹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弟诗

三年作赘在京城,著个绯衫倚势行。

夜夜贪怜红粉女,朝朝浑忘白头兄。

亲情别后饥寒死,仆使归来气宇生。

世上可能容此事,算来天道不分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因聘女自为内相醉酬新郎催妆之诗

莫飞篇翰苦相煎,款款容人帖翠钿。

不是到来梳洗晚,却忧玉体未禁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和韦庄贺陈咏归蜀

让德已闻多士伏,沽名还得世人闻。

形式:

灵岩秋月

青松崖上紫云生,崖下仙人约旧盟。

驻马看碑惊化鹤,暮云回首万家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