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八景图(其一)平沙雁落

江风飘尘白如练,征翰远赴芦花岸。

寒雾昏昏渔火明,欲飞不飞行阵乱。

相从万里多崎岖,呼鸣警察夜有奴。

衡阳路杳速归去,未可容易来江湖。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江景画面。开篇“江风飘尘白如练”一句,以一种动态的方式捕捉了江风吹拂下的尘土,如同白色的丝线在空中飘扬,给人以轻盈而又有些许苍凉之感。紧接着,“征翰远赴芦花岸”表达了诗人对遥远旅途的向往和渴望,那“征翰”二字不仅指远行的马蹄声,更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由与远方的追求。

第三句“寒雾昏昏渔火明”,则是对气氛的刻画,寒冷的雾气之中渔火(渔,捕鱼的人)依然明亮,不仅映衬出一种坚守与希望,更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于生活不懈追求的精神态度。

“欲飞不飞行阵乱”一句,通过对鸟儿欲飞又被风暴所困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力不从心、无奈与挣扎的情感。这里的“行阵乱”可能暗示着诗人内心世界的纷扰和混沌。

以下几句“相从万里多崎岖,呼鸣警察夜有奴”,则是对旅途中的困难与艰辛的写照,“相从万里”表明了与友人的长久陪伴,而“多崎岖”则形象地描绘出道路的曲折与险峻。后两句通过对夜晚警察呼啸声和奴仆存在的提及,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隅。

最后,“衡阳路杳速归去,未可容易来江湖”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途的急切,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于再次踏足江湖世界的不易和复杂的情绪。这里的“衡阳路”可能是指一条通往某地的道路,而“杳”字则增添了一种迷离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生旅途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性。

收录诗词(350)

叶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 字:景文
  • 籍贯:吴江笠泽

相关古诗词

潇湘八景图(其四)江天暮雪

痴云贴水天四垂,寒鸦冻雀无树栖。

纷纷万顷水花乱,光眩银海迷东西。

中有轻舠移断浦,玉笠琼蓑一渔父。

鼓枻而歌歌丰年,田家有麦无愁苦。

形式: 古风

潇湘八景图(其二)远浦帆归

水天冥冥日催暮,轻蒲饱风疾飞羽。

回头遥指舟前湾,浪急篷攲下柔橹。

稠杨枯桑深处村,老妻挟儿环在门。

莼羹香滑茅柴熟,对语别时应断魂。

形式: 古风

潇湘八景图(其五)洞庭秋月

长波淼淼七百里,蒹葭飒飒西风起。

玉轮辗出琉璃宫,碧落空明无表里。

几峰森列青崔嵬,不知人世皆尘埃。

夜深丝竹递清响,疑是楚王曾归来。

形式: 古风

潇湘八景图(其七)烟寺晚钟

冥濛一抹笼峥嵘,峥嵘深处传疏声。

溪横古槎低欲折,隐约前村通去程。

万里征夫不知宿,数尽飞鸦栖古木。

输与中边三四僧,枯藤挑云归佛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