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

剑门南面树,移向会仙亭。

锦水饶花艳,岷山带叶青。

文君惭婉娩,神女让娉婷。

烂熳红兼紫,飘香入绣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剑门以南的树木,被移植到了会仙亭。
锦绣江水环绕着繁花盛开,岷山的叶子翠绿如带。
卓文君羞于自己的迟缓柔弱,而仙女们则谦让着美丽的姿态。
烂漫的红花与紫花交相辉映,香气飘进精美的门窗中。

注释

剑门:地名,位于四川北部。
南面:方位词,南方。
树:植物。
移向:迁移至。
会仙亭:亭子名,可能象征仙境。
锦水:形容江水色彩斑斓,如同锦绣。
饶:丰富,众多。
花艳:花朵鲜艳。
岷山:中国西部山脉。
带叶青:树叶翠绿。
文君:卓文君,西汉时期美女,此处借指女子。
惭:感到羞愧。
婉娩:形容女子温婉柔弱。
神女:神话中的仙女。
让:谦让。
娉婷: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烂熳:形容花色鲜艳,灿烂。
兼:同时。
紫:紫色的花。
飘香:散发出香气。
绣扃:精致的门窗,代指闺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面,通过对景物的精美描摹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

"剑门南面树,移向会仙亭。" 这两句以剑门山为背景,设想古木被移置于会仙亭旁,构建了一种超脱凡尘、接近仙境的情景。

"锦水饶花艳,岷山带叶青。" 这里“锦水”指的是蜀地的锦江,其清澈之水如同织锦一般;“岷山”则是四川地区的一个山脉。这两句强调了景色之美丽和生机勃勃。

"文君惭婉娩,神女让娉婷。" 这里的“文君”指的是古代蜀地的才女——文君(即王昌龄妻),而“神女”则是仙女的意象。这两句通过对历史人物和神灵形象的提炼,强化了诗中的意境。

"烂熳红兼紫,飘香入绣扃。" 这里描述的是花开时的景致,色彩斑斓,散发着香气直至精美的门扉(绣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文化元素的巧妙结合,营造出一幅既有现实之美,又带仙境之意的画面,是作者在蜀地游历时感受到的灵感流露。

收录诗词(267)

徐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字昭梦。登乾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现留于绶溪公园,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龙》、《钓矶》二集,诗二百六十五首

  • 籍贯:福建莆田

相关古诗词

神化难源瑞即开,雕陵毛羽出尘埃。

香闺报喜行人至,碧汉填河织女回。

明月解随乌绕树,青铜宁愧雀为台。

琼枝翠叶庭前植,从待翩翩去又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嘉运

嘉运良时两阻修,钓竿蓑笠乐林丘。

家无寸帛浑闲事,身似浮云且自由。

庭际鸟啼花旋落,潭心月在水空流。

晨炊一箸红银粒,忆著长安索米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寒鸣宁与众虫同,翼鬓緌冠岂道穷。

壳蜕已从今日化,声愁何似去年中。

朝催篱菊花开露,暮促庭槐叶坠风。

从此最能惊赋客,计居何处转飞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潘丞相旧宅

绿树垂枝荫四邻,春风还似旧时春。

年年燕是雕梁主,处处花随落月尘。

七贵竟为长逝客,五侯寻作不归人。

秋槐影薄蝉声尽,休谓龙门待化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