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定资深(其一)

涉川固有道,造舟不如梁。

曾闻水覆舟,不闻死乘杠。

奈何揭厉子,先先勇褰裳。

岂尽水害人,固亦谋非臧。

形式: 古风

翻译

渡河本来有规律,造船不如搭桥梁。
听说过船翻人亡,没听说死于撑船忙。
为何你如此激进,急切地撩起衣裳。
难道只是水的祸害,问题出在你的计划不当。

注释

涉川:渡河。
固:本来。
造舟:造船。
不如:不如……好。
梁:桥梁。
曾:曾经。
闻:听说。
覆舟:船翻。
死乘杠:死于撑船。
杠:撑船用的竿子。
奈何:为何。
揭厉子:激进的人。
勇褰裳:急切撩起衣裳。
褰裳:撩起衣服。
岂:难道。
尽:只是。
谋非臧:计划不当,谋略错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的作品,名为《赠李定资深(其一)》。诗中通过对比行舟与建梁的不同风险,表达了作者对于朋友李定的担忧和期望。

"涉川固有道,造舟不如梁" 这两句是说,在过河时虽然通常会选择渡船,但实际上造桥更为安全可靠。这里的“道”指的是通行之路,即建造桥梁。

接着的 "曾闻水覆舟,不闻死乘杠" 反映了作者对危险的深刻认识,提到虽然听说过河水吞没渡船,但没有听说过有人在修筑桥梁时丧命。这两句强调了建梁相较于造舟来说,更能保障安全。

然后是 "奈何揭厉子,先先勇褰裳" 这两句。这里的“揭厉子”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勇士,他在河边解去衣服准备跳入水中与猛兽搏斗。“先先”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李定积极向上、勇于挑战困难的态度和品质。褰裳,即卷起衣袖,作出发准备之状。

最后两句 "岂尽水害人,固亦谋非臧" 是说,并不是只有水才会伤害到人,有时候人的谋划也可能带来灾难。这里的“臧”字有过错、不善的意思。诗人表达了即使在追求目标和梦想时,也要注意方法是否得当,不能盲目行事。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作者以深刻的思想和对朋友的关心,通过形象鲜明的比喻和生动的事例,来传递自己的期望与提醒。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赠杜渐子长

吾鄙少与合,杜子爱所多。

直木有正性,深源无乱波。

齿少蔚未冠,心古先已皤。

卓哉金石姿,勉矣勤锻磨。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赠周伯玉下第

京尘漠无聊,客书闻报罢。

拔身众人后,载水千里下。

微装困无馀,归马剧连跨。

邈无失时叹,抗举与俗谢。

但言废文学,从今益休暇。

诗书得穷搜,朋友可邀迓。

如解万里骏,脱去衔轭驾。

虽时念亲贫,叹息忽自咤。

已如婴儿啼,心在声不嗄。

悲乐于俗异,使我喜失诧。

吾闻百年生,暂就天地舍。

中间有逢遇,穷达何足讶。

譬之适时运,寒暑变冬夏。

炎凉忽焉殊,裘葛代相藉。

于身亦何预,时与外物借。

尝闻庄生言,中不怛外化。

逢鸡就知时,遇弹因求炙。

况持身售人,五羖岂真价。

士材嫌易知,女好固择嫁。

勉之时我过,酒贱衣可贳。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赠崔伯易

巉岩恶面插苍须,中道时时自笑呼。

但怪佯狂轻去俗,果闻高论足开余。

恶看富贵庸男子,喜见徜徉隐丈夫。

我是自高无许可,今朝为子一长吁。

形式: 七言律诗

赠黄任道

长河之流几万里,骇若泻自天上来。

奔湍冲山拔地走,直有到海无邪回。

人之所观乃流沬,犹以激射忧天摧。

想其根源发声势,如纵烈火烧千雷。

古来走死万万脚,竟莫识自何来哉。

我疑鸿荒混沌日,冲破天地之元胎。

夸娥摇头巨灵走,避不敢道曾疏开。

锄耰之成乃畎浍,欲计议此诚可咍。

长帆大舰不敢绝,尚恐飘去无垠涯。

愚儿脚惯踏潢潦,安敢逆此加溯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