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徒五苦辞(其二)

大贤慎兹诫,忍性念割情。

愚夫不信法,罪痛常自婴。

吾念世无己,今故重告明。

若欲度斯患,归命太上经。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三徒五苦辞(其二)》蕴含深刻的哲理与教诲。诗人以“大贤慎兹诫,忍性念割情”开篇,强调了大德高人的谨慎与自我克制的重要性,他们懂得在情感与欲望面前保持坚韧与节制。接着,“愚夫不信法,罪痛常自婴”则对比了无知者的盲目与痛苦,他们因不遵循正道而常受罪咎之苦。

诗人进一步阐述:“吾念世无己,今故重告明。”表达了对世间万物无常、个人渺小的深刻理解,并以此为由再次强调了教导的重要性。最后,“若欲度斯患,归命太上经。”指出了解脱苦难、达到内心平静的方法在于遵循至高之道,即“太上经”,这可能是某种宗教或哲学的教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愚者与智者的行为与结果,以及对个人命运与宇宙真理的探讨,传达了深邃的人生智慧和道德教诲,鼓励人们通过自我反省与信仰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解脱。

收录诗词(706)

无名氏(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徒五苦辞(其三)

罪福不由他,谅自发尔声。

大贤故闭口,欲绝诸恶缘。

灭念归兼至,倚伏待长泯。

弘道以安世,终当见正真。

形式: 古风

三徒五苦辞(其四)

淫嫉为祸首,灭身之至患。

含养如此害,岂是道所安。

知恶而不革,恐必致夭残。

怀毒日斋直,令我发长叹。

形式: 古风

三徒五苦辞(其五)

宿命有信然,弱丧谓之无。

皆欲眼前见,过目即言悠。

大贤明道教,惨戚悯顽夫。

依依念子苦,勤勤令我忧。

形式: 古风

三徒五苦辞(其六)

人命以消尽,亦犹膏中火。

四大暂相寓,五物权时假。

盛年当勤学,趣求存告我。

福尽身神散,冥冥地狱下。

上圣畏是故,寻道度斯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