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欲挽行人入醉乡,残春岐路日偏长。
花容贴雨蜂儿静,麦浪翻风燕子凉。
心计已高刘晏幕,恩波终戴召公棠。
去思正伴东溪水,听得潺湲更断肠。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新的作品,名为《送权守解印趋阙》。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表达了对离去之人的不舍与深情。
“欲挽行人入醉乡”一句,开篇即设定了一种惬意而又带有哀愁的情怀。诗人通过酒来寄托自己对行者的留恋之情,希望时间在欢乐中流逝,延缓离别的痛苦。
“残春岐路日偏长”则描绘了一个典型的春末景象。岐路,即分歧处,意味着人生旅途中的选择与告别。而日光照耀下的道路显得格外漫长,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暗喻了离别之痛。
“花容贴雨蜂儿静,麦浪翻风燕子凉”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日的宁静与生机。花朵在细雨中低语,而蜜蜂静默不动;麦浪随着微风轻轻摇曳,让人感到一丝凉意。这两句诗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即将离去朋友的深情怀念。
“心计已高刘晏幕,恩波终戴召公棠”这两句,借用历史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刘晏、高适都是古代的才子,诗人以此自比,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忧伤和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去思正伴东溪水,听得潺湲更断肠”最后两句,则是直接表达了离别时的心绪随着流水而去,而那潺潺的溪声,更增添了心中的哀愁。这样的抒情手法,使人读之不禁感慨。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深沉的离别之情和难以割舍的情怀,是一篇情真意切、艺术性强的送别诗。
不详
碧霄已觉少微明,帝所行看召老成。
好梦谩依淮水去,秋风空见雪山轻。
衣冠几许披云雾,父老于今识弟兄。
黄阁他年开月旦,想公终不解忘情。
转蓬孤鹤昔流人,千里楼西客此身。
江海相忘鱼自乐,雪霜已过树回春。
长安索米非方朔,谷口耕云待子真。
收拾从来忧国泪,太平无复事沾巾。
未觉乡关岁月深,转山旗影缓愔愔。
远人愿见乔卿服,支邑曾随子贱琴。
摅散幽阴千古恨,发明忠义一生心。
冰清不屈二天庇,雨化宁逢三日霖。
理官食木遥遥胄,一姓而今万顷麻。
浑道娄公能耐事,惟馀老子未通家。
行经阊阖云生足,归到方壶雪弄花。
休丐一麾江海去,且扶尧日度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