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莫问伊嵇懒,流年已付他。
话通时事少,诗着野题多。
梦外春桃李,心中旧薜萝。
浮生此不悟,剃发竟如何。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世事淡然、超脱尘俗的意境。开篇“莫问伊嵇懒,流年已付他”,表现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无常的态度,以及一种放手的豁达。"话通时事少,诗着野题多"则透露出诗人的隐逸生活和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他更多地表现在与世俗交流较少,而是将情感寄托于山水之间。
接下来的“梦外春桃李,心中旧薜萝”描绘了一种超越现实、回归自然的心境。诗人在梦醒后仍旧对那春天的桃李和内心深处的情愫念念不忘,这反映出他对于美好事物的怀恋,以及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感纠葛。
最后,“浮生此不悟,剃发竟如何”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他对佛法的向往。"剃发"在这里象征着出家为僧,是一种彻底放下世俗欲望和烦恼的行为。这两句也许是诗人内心的一种呐喊,表达了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精神解脱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莫问休行脚,南方已遍寻。
了应须自了,心不是他心。
赤水珠何觅,寒山偈莫吟。
谁同论此理,杜口少知音。
莫问孱愚格,天应只与闲。
合居长树下,那称众人间。
迹绝为真隐,机忘是大还。
终当学支遁,买取个青山。
莫问无求意,浮云喻可知。
满盈如不戒,倚伏更何疑。
乐矣贤颜子,穷乎圣仲尼。
已过知命岁,休把运行推。
莫问闲行趣,春风野水涯。
千门无谢女,两岸有杨花。
好鹤曾为客,真龙或作蛇。
踌蹰自回首,日脚背楼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