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似子圆红不似花,绿丛擎出野人家。
亦知吟骨今当换,火候初成独体砂。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景色中的赪桐花,通过精细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机。"似子圆红不似花"一句,以一种朦胧而又直接的方式捕捉到了赪桐花的特质,它们如同果实般圆润而鲜红,却又与普通花朵不同,既表达了对花色的描绘,也暗示了一种别样的生长状态。
"绿丛擎出野人家"则是画面上另一层意境的展开,"绿丛"指的是树木繁茂的地方,而"擎出"则形象地表达了花朵从这些绿色中探头而出的情景,同时也透露出一丝野趣和生命力。这里的"野人家"既可能是真实存在的田园生活,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心目中理想化的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接下来的"亦知吟骨今当换,火候初成独体砂"两句,则转向了诗人对自己内在情感的表达。"吟骨"通常用来比喻诗人的才华或是文笔,而"今当换"则可能指的是诗人对于自己艺术风格或是心境的转变。"火候初成独体砂"中的"火候"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冶炼金属时的高温过程,"独体砂"则像是熔炉中初步成型的纯净物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个人才艺或是内心世界的不断打磨和提炼,以求达到更高层次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赪桐花外形特征的描绘,到对自然中生命力的赞美,再到个人的艺术修养与精神追求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邃的内心世界。
不详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曾有诗矜白鹭閒,一生诗眼乞山漫。
朝来更觉忙于我,雪冱苍溪不道寒。
雅闻八士春俱秀,未觉三贤迹已陈。
投分不论曾识面,此图到手便情亲。
飞絮游丝芳草路,淡烟疏雨落花天。
偶然画出寻诗意,未必新诗待画传。
六朝晴树一江秋,尽入风烟顶?头。
老手更擎江色出,小亭景却胜于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