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陈樵的《北山别业三十八咏(其二十九)忘忧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淡泊的画面。首句“宜男叶上几飞萤”,以夜空中飞舞的萤火虫点染出秋夜的静谧,暗示了阁楼所在的环境清幽。次句“梦毕醒来笑倚楹”,写出主人公在梦境后悠然自得,倚着栏杆微笑,流露出内心的闲适。
“天外唾如云样碧”运用比喻,形容天空之高远和云彩的碧蓝,与下句“江南春与草俱青”形成对比,展现出春天江南生机盎然的景象,也寓含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
“铛寒已喜松丹熟”,这里的“铛”可能指的是炼丹的器具,表达了诗人对于修炼或自然养生的满足,松丹熟象征着岁月的积累和内心的平静。“烛尽只消华艳明”进一步深化这种心境,即使蜡烛燃尽,光华依旧,寓意智慧和精神的永恒。
最后两句“无喜亦无愁可解,山人投老竟忘形”,直接揭示了诗人的心境——超脱于世俗的喜怒哀乐,达到忘我之境,体现出山居生活的恬淡和隐逸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忘忧阁中淡泊名利、享受自然、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