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冒风尘万里行,蒲轮今日出都城。
独怜陌上王孙草,一任寒霜不世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行的旅人,面对风尘万里,依然坚韧前行的形象。"老冒风尘万里行",诗人以"老"字开篇,暗示了旅人的年岁与经历,"冒风尘"则生动地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不易。"蒲轮今日出都城",蒲轮是古代迎接贤士的隆重仪式,此处借指旅人离开京城,前往远方,既有对贤者的尊敬,也暗含着对即将开始的旅程的庄重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独怜陌上王孙草,一任寒霜不世情",将视角转向了旅途中的一片草地,"王孙"本是贵族子弟的称呼,这里借指旅人自己,他独自怜悯着路边的草木,仿佛在感叹自己的命运,或是对世间冷暖的感慨。"一任寒霜不世情",寒霜象征着外界的严酷与冷漠,而"不世情"则表达了旅人内心的坚持与独立,即使面对艰难险阻,也不失其本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旅人的形象,表达了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坚持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不详
明代名臣、诗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升任兵部尚书。深受明孝宗宠遇,辅佐孝宗实现“弘治中兴”,与王恕、马文升合称“弘治三君子”,又与李东阳、杨一清被称为“楚地三杰”。明武宗即位后,屡疏请辞,以太子太保衔归乡。刘瑾专权时,被罚戍肃州。正德五年(1511年),遇赦返乡,旋即复官致仕。正德十一年(1516年),去世,年八十一。追赠太保,谥号“忠宣”。能诗,有《东山诗集》、《刘忠宣公集》等传世
荷戈老出玉门关,圣主恩深又许还。
独感多情陈阃使,音书频问到东山。
青春閒里过,华发暗中催。
往事俱流水,初心未死灰。
御炉香缥缈,宫扇影徘徊。
脉脉停针久,銮舆幸倘来。
花落萧墙别院风,眼看漂泊水流东。
有怀团扇缄题在,无计长门买赋通。
翡翠梦衾春草绿,守宫愁臂夜灯红。
十年怕见青铜面,肯信云鬟半欲蓬。
心事无凭欲话难,几经憔悴怕灯残。
东风蝶粉春犹涩,西日蜗濡露易乾。
梦断银河铜漏滴,愁回金屋锁窗寒。
临鸾敢谓婵娟误,宫样眉妆八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