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歌亭(其三)

尝闻箕颍卧巢由,振荡高风冠九州。

欲识当年孔宁极,依稀堪与若人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人物和传说中的隐士,展现了对高尚人格的赞美与向往。首句“尝闻箕颍卧巢由”,引用了古代两位著名的隐士箕子和颍考叔的故事,暗示着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接着,“振荡高风冠九州”一句,以“振荡”形容其影响之深远,将这两位隐士的品格比作冠绝天下的高风,表达了对他们高尚人格的高度评价。

后两句“欲识当年孔宁极,依稀堪与若人俦”,则进一步将讨论范围扩大至孔子及其弟子宁武子,表达出诗人希望与这些历史上的贤者相提并论的愿望。这里的“依稀”二字,既体现了对古代圣贤的仰慕之情,也暗含着对自己能否达到同样境界的谦逊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联想,不仅颂扬了古代隐士和圣贤的高尚品德,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自我反思,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595)

释道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行歌亭(其四)

滍川胜气蔼葱葱,远访先生旧隐风。

阅礼敦诗见犹子,故知馀泽未终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次韵孔处度李荣期同游汝阳城西等慈寺溪堂

汝阳介崧洛,郡邑古且幽。

出郭才数里,招提据清流。

千章郁古木,中有百尺楼。

循梯到朱栏,眼接万象游。

二豪俱才华,笔力胜九牛。

佳辰同览眺,高怀肯悲秋。

轩渠发笑语,辽乱惊凫鸥。

平生读书要,取用不假钩。

想当援毫初,应手如见投。

挹子明月光,泠然洗吾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次韵方平见寄

黄花弄色近重阳,山果红梨迥得霜。

节物撩人兴不浅,交情如子味何长。

终期雾豹栖岩穴,且作宾鸿寄野塘。

它日西湖能过我,胡麻供饭煮芹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寄题南阳刘氏松堂

南阳自古誇雄都,山川淑气无时无。

中间豪杰相间出,卧龙光武兴王图。

有唐昌黎百世士,布衣奋起为师儒。

风流异代骨虽朽,馀泽尚可濡焦枯。

刘郎先子挺奇质,志业文史称乡闾。

词场较蓺一不售,掉头便卜溪山居。

朋云友月终岁事,挟册教子犹区区。

青松寸根手自植,气概今已凌凡株。

虬髯龙甲拂天籁,飒若风雨来江湖。

悲哉孝思论罔极,新构永与甘棠俱。

西州骚人竞与赋,盛事相诧无贤愚。

续貂自昔人所诮,诗成出袖增踌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