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无学卷兼柬三怀上人时同寓匡庐(其一)

见说栖霞曾住世,忽闻飞锡在匡庐。

非生非死应须识,莫向岩头又著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话的形式,探讨了佛教中关于生死和存在的哲学问题。诗人以“见说栖霞曾住世,忽闻飞锡在匡庐”开篇,引用了栖霞山僧人的典故,暗示了对佛教修行者生活状态的思考。接着,“非生非死应须识”,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即生命的形态并非简单的生与死,而是更复杂的存在状态。最后,“莫向岩头又著书”,则提醒人们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论的探讨上,而应该将这种理解应用于实际生活中,避免陷入文字的束缚。

整体而言,这首诗借由对佛教哲理的探讨,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和人生哲学的追求。

收录诗词(316)

邹元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万历五年进士。同年,以疏论张居正夺情,得罪,廷杖戍贵州都匀卫。居戍所六年,研治理学有成。居正死,召拜吏科给事中,以敢言称。历官南京吏部员外郎,以母丧归。家居讲学几三十年,名扬天下。天启初还朝,进刑部右侍郎,拜左都御史。虽首进和衷之说,不为危言激论,仍为魏忠贤所忌。以建首善书院讲学事,为魏党所攻,被迫辞归。卒谥忠介。有《愿学集》

  • 字:尔瞻
  • 号:南皋
  • 籍贯:江西吉水
  • 生卒年:1551—1624

相关古诗词

题无学卷兼柬三怀上人时同寓匡庐(其二)

持经为母到西台,五两风轻一苇开。

月照蒲团猿鹤静,好骑白鹿再归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题无学卷兼柬三怀上人时同寓匡庐(其三)

乞归久作青山主,饱食閒眠学懒慵。

春来准拟岩前卧,瀑布还当第几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柳渠翁与先大夫双崖公为儒连蹇世皆笑之而二老自喜今后人犹世儒业不废谁谓儒可笑哉惟贤世兄过我感今追昔口占奉勖

与君数世是通家,仁厚诗书泽未涯。

天意茫茫那可问,相逢且自惜年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蓝生扩之常虑予召毁故作此解之(其一)

一入云山百念轻,蒲团坐破竟无生。

碧潭深处藏名好,纵是孤寒梦亦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