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亿的作品,名为《劝石集贤饮》。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豪放情怀和对友情的深厚感念。
"日上三竿宿雾披,章台走马帽檐欹。"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场景,"日上三竿"形容时间不早,阳光已经很高了,而"宿雾披"则显示着清晨的氤氲未散,环境中的湿润和宁静。"章台走马"指的是在章台这类宽阔的地方骑马行走,"帽檐欹"可能是由于风吹或动作带起的帽子边缘微微扬起的样子。这两句通过生动的画面传达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情绪。
"祇传祖席觞无算,肯顾尚书对有期。"
这里诗人提到与友人共同饮酒畅谈," 祇传祖席觞无算 "表明了他们在欢聚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而"肯顾尚书对有期"则意味着即使是阅读古书,也希望能够定下约会再次相聚的具体日期。这些词语展现出诗人对于友谊和知识的重视。
"芸省翻经终寂寞,柳堤飞鞚好追随。"
这两句则显露出一种对书籍与自然之美的向往。"芸省翻经"可能是指在安静的环境中研读经典,"终寂寞"则表现了诗人在深入学习时所感到的情感——孤独或是清净。"柳堤飞鞚好追随"则描绘了一种轻快自如,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灵均不醉真何益,千古离骚怨楚词。"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酒的态度和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怀念。"灵均不醉真何益"中,"灵均"是指战国时期的乐师,诗人借此意境提出即使在欢聚中也不必强求醉酒,这种行为本身并无实际利益。"千古离骚怨楚词"则是对历史上才子佳人的作品——《离骚》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于那些充满了忧愁和不平之鸣的诗篇所蕴含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诗人与友人的饮酒聚会、对书籍的研读以及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寄托的生活态度。同时,这些内容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和对历史遗产的深切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