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三首(其二)

晓色夺灯焰,秋寒侵薄帷。

漏冲吟思断,风从魂梦归。

万虑不婴抱,一心初息机。

都忘尘土上,裘马斗轻肥。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拂晓的光芒胜过灯火,秋意透进薄薄的帐帷。
滴漏声打破诗人的思绪,清风吹来,仿佛带回了梦境。
万千忧虑不再萦绕心头,一心沉静,放下机巧。
全然忘记尘世纷扰,只顾享受华服骏马的轻盈与丰盈。

注释

晓色:清晨的光线。
夺:超过。
灯焰:灯火的光芒。
秋寒:秋天的寒冷。
侵:侵入。
薄帷:轻薄的帐幔。
漏冲:滴漏声打断。
吟思:吟咏的思绪。
断:中断。
风从:清风跟随。
魂梦:梦境。
万虑:万千忧虑。
不婴抱:不再缠绕。
一心:全心。
初息机:开始平静下来,放下机巧。
都忘:全部忘记。
尘土上:尘世中。
裘马:华丽的服饰和骏马。
斗轻肥:争相比拼奢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晚画面,抒发了诗人在深夜中的寂寞与思索。"晓色夺灯焰"表明天已黎明,但室内的灯光依旧照耀,营造出一片温馨与孤独。"秋寒侵薄帷"则透露出季节的变化和室内外的温度差异。

"漏冲吟思断"中的“漏”指的是古代计时用的滴水钟,每次滴答声响代表时间的流逝,诗人在这样的声音中沉浸于深深的思考。"风从魂梦归"则是说夜晚的微风似乎带走了诗人的灵魂,让他进入了一场场幻梦之中。

"万虑不婴抱,一心初息机"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不安,尽管外界纷扰繁杂,但他的内心却保持着一份宁静和专注。"都忘尘土上"意味着诗人在这安静的夜晚中,将世间的喧嚣与烦恼暂时抛诸脑后。

最后两句"裘马斗轻肥"描绘了一幅家畜丰腴、生活充裕的景象,反映出诗人的生活状态。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环境和内心活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夜晚独处时的心境与感受。

收录诗词(631)

孔武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字:常父
  • 籍贯:宋临江新淦
  • 生卒年:1041—1097

相关古诗词

徐成之园亭三咏(其三)石盘

攻玉为方盘,可据以饮食。

又可安文枰,两仙相对奕。

簿书应接罢,胥不留踪迹。

散步到其间,如临苍山壁。

下有清冷波,滟滟欲侵席。

坐兼仁智乐,岂独烦襟释。

长沙春正妍,樽酒会嘉客。

好事清河翁,题名刻之石。

形式: 古风

徐成之园亭三咏(其二)竹径桃花

辟地不盈亩,点缀成阻修。

相招竹林逸,更作桃源游。

绰约新饮露,琅玕曾倚秋。

春风荡人意,此境独清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晁无咎大砚

玄玉琢为池,潭潭可容尺。

圆侵震泽璞,润带端溪色。

麟台雠书御史孙,挥毫应敌妙语言。

滔滔百丈洪河翻,助宝以泓还骏奔。

君王侧席明光殿,直言傥有公卿荐。

区区边计不须陈,亦论皇王继家传。

形式: 古风

晁无咎张文潜同校名臣事迹因赠

画省深沉天上居,道貌日与尘客疏。

天公恐我太寂寞,更遣两仙同校书。

名臣已去骑箕尾,尚有规模在新史。

浩然初若泛沧溟,目眩形劳安得止。

兴亡治乱略可知,两公少壮方施为。

斋房比邻数相就,听公清谈胜饮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