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湖口追忆任明府

重来又十年,山水故凄然。

独雁仍为旅,双凫已作仙。

浊流分蜀派,青色聚淮烟。

石上罾鱼者,犹言县令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再次来访已隔十年,山水依然显得凄凉。
孤独的大雁仍是游子,成对的野鸭已羽化登仙。
浑浊的水流分成蜀地的支流,青色的雾气聚集在淮河两岸。
钓鱼于石上的渔夫,还称赞县令的贤明。

注释

十年:表示时间跨度。
凄然:凄凉的样子。
独雁:孤独的大雁。
旅:游子。
双凫:成对的野鸭。
仙:比喻超凡脱俗。
浊流:浑浊的水流。
蜀派:指四川的水系。
青色聚淮烟:形容淮河上空的雾气。
淮烟:淮河的水汽。
罾鱼者:钓鱼的人。
犹言:犹如说。
县令贤:称赞县令贤能。

鉴赏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自然景物的深切感怀。开篇"重来又十年,山水故凄然",诗人感叹时间飞逝,十年过去了,而山水依旧,只是给人的感觉变得更加凄凉了。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变迁的感慨,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的深刻体会。

接着"独雁仍为旅,双凫已作仙",这里的“独雁”和“双凫”都是比喻,表明时间流逝中,个体命运的不同遭遇。独雁象征着孤独漂泊,而双凫则是成对出现,意味着和谐与升华。这两种形态,既映射出诗人内心对于生活不同的态度,也反映了自然界生命繁殖力强弱的不同景象。

"浊流分蜀派,青色聚淮烟"一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浊流指的是水质混浊的河流,这里的“蜀派”可能特指四川地区的某条河流。而“青色聚淮烟”则是说到另一处地方的水面,水质清澈,能够映照出天上的云烟。两者相对,既展示了诗人对不同地域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也隐含着对远方故土的无限思念。

最后"石上罾鱼者,犹言县令贤"一句,则是一种政治隐喻。在古代中国,"罾鱼"(一种用石头或竹制成的渔网)常被用来比喻清廉之官。这里诗人提到“石上罾鱼者”,是指县令在石头上摆放渔网,象征着县令公正无私,犹如古代贤良之官。这也表明了诗人对于理想官员的向往和对现实政治生态的不满。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518)

李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相关古诗词

访范师山房

野步山围合,春生物自欣。

溪声如听雨,松色欲摩云。

谢客推门入,支郎半坐分。

林间携小队,不敢散鸦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李新仲圭同游醮坛归以诗告别次韵

别去名场叹滞留,肯来空谷话清幽。

知君有约趋金马,笑我无心对白鸥。

千顷量陂能却老,一编家学莫他求。

相将杖履题诗处,跨鹿山头记旧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沉黎四首(其四)

九折山围市,双溪水浸田。

号风吹客袖,落雪舞蛮毡。

塞上寻归马,波间畏跕鸢。

此生随所适,老去合乘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沉黎四首(其三)

古屋云栖洞,深湖水拍桥。

吏閒知学稼,民乐自歌樵。

官监频添牧,蕃商不费招。

老夫便午睡,风恶任飘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