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昔在痛饮场,憎人病辞醉。
病来身怕酒,始悟他人意。
怕酒岂不闲,悲无少年气。
传语少年儿,杯盘莫回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遣病十首》中的第四首。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饮酒情形,表达了对健康无常和时光易逝的感慨。
“昔在痛饮场,憎人病辞醉。” 这两句回忆过去在宴席上豪饮的情景,并且当时对于那些因为病痛而推辞酒杯的人感到不满。这里的“痛饮”表达了一种放纵无度的生活态度,而“憎人”则流露出对不能共同享乐之人的轻视。
“病来身怕酒,始悟他人意。” 当诗人自己遭遇疾病时,对酒自然产生了畏惧。这种体验让他开始理解那些过去因病辞醉的人的心情。这两句中,“病来”指的是自身的患病,而“身怕酒”则是对酒的畏惧,通过这两句,诗人表达了一个由不解转向理解的过程。
“怕酒岂不闲,悲无少年气。” 疾病让诗人害怕饮酒,这种改变也让他感到自己已经失去了年轻时那种豪迈之气。这里的“闲”字有空虚、寂寞之意,而“悲无少年气”则是对青春不再的感伤。
最后,“传语少年儿,杯盘莫回避。” 诗人通过这两句劝导那些尚在年少的朋友们,要珍惜时光,不要因为任何事情回避生活中的宴席欢乐。这是诗人基于个人经历给出的建议,也是对青春和生命力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自我反省,表达了诗人对于健康、时间和人生的深刻体会。
不详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忆初头始白,昼夜惊一缕。
渐及鬓与须,多来不能数。
壮年等闲过,过壮年已五。
华发不再青,劳生竟何补。
在家非不病,有病心亦安。
起居甥侄扶,药饵兄嫂看。
今病兄远路,道遥书信难。
寄言娇小弟,莫作官家官。
燕巢官舍内,我尔俱为客。
岁晚我独留,秋深尔安适。
风高翅羽垂,路远烟波隔。
去去玉山岑,人间网罗窄。
檐宇夜来旷,暗知秋已生。
卧悲衾簟冷,病觉支体轻。
炎昏岂不勌,时去聊自惊。
浩叹终一夕,空堂天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