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忆初头始白,昼夜惊一缕。
渐及鬓与须,多来不能数。
壮年等闲过,过壮年已五。
华发不再青,劳生竟何补。
这首诗描写的是对衰白头发的感慨与人生易逝的无常。开篇“忆初头始白,昼夜惊一缕”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白发出现的突然和迅速的感受。“渐及鬓与须,多来不能数”则进一步强调了白发的增加,已经不是单独的一两根可数,而是逐渐弥漫至整个头部和胡须。接下来的“壮年等闲过,过壮年已五”表达了诗人对于青春易逝、壮年的消逝无踪的感慨,“华发不再青,劳生竟何补”则是对生命中无法挽回的青春和无谓辛勤劳作的悲哀。整首诗通过白发的比喻,抒写了人生的无常与世事的变迁,表达了一种对于时光流逝、美好不再的深沉感慨。这是一种典型的以个人生命体验反映社会生活的哲理,为读者带来深刻的思考。
不详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在家非不病,有病心亦安。
起居甥侄扶,药饵兄嫂看。
今病兄远路,道遥书信难。
寄言娇小弟,莫作官家官。
燕巢官舍内,我尔俱为客。
岁晚我独留,秋深尔安适。
风高翅羽垂,路远烟波隔。
去去玉山岑,人间网罗窄。
檐宇夜来旷,暗知秋已生。
卧悲衾簟冷,病觉支体轻。
炎昏岂不勌,时去聊自惊。
浩叹终一夕,空堂天欲明。
秋依静处多,况乃凌晨趣。
深竹蝉昼风,翠茸衫晓露。
庭莎病看长,林果闲知数。
何以强健时,公门日劳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