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令公问刘宾客归来称意无之作

水南秋一半,风景未萧条。

皂盖回沙苑,蓝舆上洛桥。

闲尝黄菊酒,醉唱紫芝谣。

称意那劳问,请钱不早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秋天来到水的南边,景色还未显得荒凉。
黑色的车盖转回沙苑,蓝色的轿子行上洛阳的桥。
悠闲地品尝黄菊花酒,醉后唱着紫色的芝歌谣。
心满意足何必去问那么多,为了金钱不必早起上朝。

注释

水南秋一半:秋意已至,但景色依然美丽。
风景未萧条:景色并未因秋天而变得凄凉。
皂盖:古代官员乘坐的黑色车盖,象征官位。
沙苑:地名,古代皇家苑囿。
蓝舆:古代的一种轿子。
洛桥:洛阳的著名桥梁,象征繁华之地。
黄菊酒:秋天常见的饮品,用黄菊泡制的酒。
紫芝谣:以紫色灵芝为题材的歌谣,常寓意长寿。
称意那劳问:满足于现状,无需过多忧虑。
请钱不早朝:指因受贿赂而不必早起上朝,暗示贪污腐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朋友归来的期待和关心,同时也流露出自己闲适生活的情趣。

"水南秋一半,风景未萧条。" 这两句写出了秋天已经过半,但自然界的风景还没有变得枯黄凄凉,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水南" 二字设定了场景,让人想象到诗人所在之地是一片开阔的水边地带。

"皂盖回沙苑,蓝舆上洛桥。"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动态美,"皂盖" 指的是马匹的鞍辔,"回沙苑" 可能是指马儿在沙地上奔跑或停留的情景,而"蓝舆" 则是一种车辆,"上洛桥" 显示了行进中的场景。这些画面构成了一个生动的秋日游历图。

"闲尝黄菊酒,醉唱紫芝谣。" 这两句则转向诗人自己的生活状态,"闲尝黄菊酒" 表示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而"醉唱紫芝谣" 则透露出诗人对道教仙境的向往和文学创作时的放纵。

"称意那劳问,请钱不早朝。" 最后两句则是对朋友归来的关切和期待,以及自己生活中的一种豁达态度,不为金钱所累,保持着一份超然物外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平淡生活中的乐观与自在。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和令狐相公寄刘郎中兼见示长句

日月天衢仰面看,尚淹池凤滞台鸾。

碧幢千里空移镇,赤笔三年未转官。

别后纵吟终少兴,病来虽饮不多欢。

酒军诗敌如相遇,临老犹能一据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刘汝州酬侍中见寄长句因书集贤坊胜事戏而问之

洛川汝海封畿接,履道集贤来往频。

一复时程虽不远,百馀步地更相亲。

朱门陪宴多投辖,青眼留欢任吐茵。

闻道郡斋还有酒,花前月下对何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刘郎中曲江春望见示

芳景多游客,衰翁独在家。

肺伤妨饮酒,眼痛忌看花。

寺路随江曲,宫墙夹道斜。

羡君犹壮健,不枉度年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和刘郎中学士题集贤阁

朱阁青山高庳齐,与君才子作诗题。

傍闻大内笙歌近,下视诸司屋舍低。

万卷图书天禄上,一条风景月华西。

欲知丞相优贤意,百步新廊不蹋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