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丁

燎火明中庭,老槐泣残雨。

白头奉祀事,恐惧剧仰俯。

三终乐在悬,再拜肉升俎。

谁言千载后,恍若到邹鲁。

吾国虽褊小,大社胙茆土。

如何俨章绶,日夜临箠楚。

藏书如丘山,及物无一羽。

吾其可怜哉,去去老农圃。

形式: 古风

翻译

篝火照亮庭院,老槐树在雨声中低泣。
白发人忙于祭祀,内心充满敬畏与忧虑。
三次奏完乐,两次跪拜献祭肉。
谁能料想千年之后,这里仿佛仍是邹鲁之地。
我们的国家虽小,但神社庄重,祭祀用的土地神圣。
为何还要穿戴官服,日夜遭受鞭打拷问。
藏书堆积如山,却无法分给百姓一卷。
我真是可悲啊,只能老去农田耕作。

注释

燎火:篝火, 明亮的火光。
中庭:庭院中央。
老槐:古老的槐树。
泣:哭泣, 指老槐在雨中发出的声音。
白头:指年老的人。
恐惧剧:极度恐惧。
乐在悬:音乐演奏完毕。
再拜:两次跪拜。
肉升俎:献祭的肉被放在祭台上。
邹鲁:古代的学术文化中心。
大社:大型的神社。
茆土:祭祀用的茅草土地。
章绶:官服和绶带。
箠楚:鞭打拷问。
藏书:大量收藏的书籍。
可怜:可悲, 可怜。
老农圃:老农的田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上丁》,通过对夜晚庭中灯火、老槐雨后的景象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祭祀仪式的庄重感和对自己职责的敬畏。"燎火明中庭,老槐泣残雨",这两句形象生动,以火光与老槐的哀泣形成对比,渲染出一种沉郁而肃穆的气氛。

"白头奉祀事,恐惧剧仰俯",诗人自述年迈仍需尽心祭祀,既表现出对传统礼制的尊重,也流露出内心的忧虑和疲惫。"三终乐在悬,再拜肉升俎",描述了祭祀过程中的细节,显示出对祖先和文化的虔诚。

接下来,诗人感慨千年之后,尽管国家狭小,但祭祀文化依然保存,"大社胙茆土",社稷之祭犹在,土地神圣。然而,现实中的官场却充满严苛,"如何俨章绶,日夜临箠楚",讽刺了官场的腐败和对人民的压迫。

"藏书如丘山,及物无一羽",揭示了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大量的书籍知识未能惠及民众。最后,诗人发出无奈的感叹,"吾其可怜哉,去去老农圃",表达出对社会现状的深深忧虑,以及对回归田园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祭祀为线索,寓言式的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陆游深沉的社会关怀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上之回

咸阳宫阙天下壮,五更卫士传鸡唱。

重门洞开銮驾出,回中更在云霄上。

云霄一路蟠青冥,车声隐辚驰雷霆。

宓妃穿仗王母下,何必轩皇居大庭。

君王游幸无终极,万年尽是欢娱日。

文成已死方不雠,茂陵松柏秋萧瑟。

形式: 古风

上巳书事

单衣初著下湖天,飞盖相随出郭船。

得雨人人喜秧信,祈蚕户户敛神钱。

黄鸡煮?无停箸,青韭淹菹欲堕涎。

丞相传闻又三押,衡茅未改日高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上巳临川道中

二月六夜春水生,陆子初有临川行。

溪深桥断不得渡,城近卧闻吹角声。

三月三日天气新,临川道中愁杀人。

纤纤女手桑叶绿,漠漠客舍桐花春。

平生怕路如怕虎,幽居不省游城府。

鹤躯苦瘦坐长饥,龟息无声惟默数。

如今自怜还自笑,敛版低心事年少。

儒冠未恨终自误,刀笔最惊非素料。

五更攲枕一凄然,梦里扁舟水接天。

红蕖绿芰梅山下,白塔朱楼禹庙边。

形式: 古风

上书乞再任冲佑

虬枝六尺藤,方屋九寸帽。

人间无处著,山水归寄傲。

耳中闻渊明,自我发未燥。

高标不可揖,七十忽已到。

明窗置经龛,奥室养丹灶。

虽云迫迟暮,要足平昔好。

悠然万念空,快若河卷扫。

寄声幔亭云,行拜散人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