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兴

大人不亲细,三公坐而论。

所论为何事,敬法两字谆。

宜敬法者谁,曰天与祖宗。

然贵行以实,匪贵徒名存。

处奥如太简,媚灶或竞奔。

敝裤斯已约,程书斯已勤。

勤约岂不佳,失要反致屯。

恭已正南面,未可易易言。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寓兴》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探讨了为官之道与修身之法。全诗以“大人不亲细”开篇,点明了高官重臣应专注于大局,而非琐碎之事。接着,“三公坐而论”描绘出决策者们聚首商议的情景,强调了他们讨论的主题——“敬法”,即尊崇法律和传统。

“宜敬法者谁,曰天与祖宗。”指出应当尊敬的是上天和祖先,意味着遵循自然规律与历史传承。然而,诗中也提醒,尊法不应仅停留在表面,而应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而非仅仅追求形式上的遵守。“然贵行以实,匪贵徒名存。”

进一步地,诗人通过“处奥如太简,媚灶或竞奔”两句,警示官员们在权力中心应保持简朴,避免谄媚权贵,陷入争权夺利的漩涡。接着,诗人以“敝裤斯已约,程书斯已勤”表达了简朴生活与勤奋工作的重要性,认为这两者是为官者应有的品质。

然而,诗人并未止步于此,而是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勤约岂不佳,失要反致屯。”指出过分的节俭与勤奋,如果偏离了核心价值,反而可能导致困境。最后,诗人以“恭已正南面,未可易易言”总结,告诫人们即使在尊贵的地位上,也需谨慎行事,不可轻视责任与使命。

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论述,不仅展现了弘历对为官之道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其对道德与实践并重的重视,以及对后世官员的殷切期望。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饲鱼

赋芧较三四,喜怒在目前。

而鱼既非狙,且在深渊间。

喜怒岂形色,饥饱谁与传。

子产亦智者,欺方被校人。

上林例孳育,澄池富锦鳞。

守者日窃馈,欺鱼不能言。

鱼亦不复来,跫响反遁焉。

因之试亲饲,投馍惟沦涟。

一再饵之熟,喁嘬群争先。

可知非尅减,锦鳞胡潜渊。

谓鱼不能愬,其理信未然。

形式: 古风

移竹(其一)

池边伏里种筼筜,挺立森森百个强。

今夜窗前应有雨,为传画意到潇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移竹(其二)

风翻凤影低芳埒,月写龙文入绮寮。

却忆云栖幽绝处,万竿绿玉戛仙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点点萤光入夜流,人人心有几分秋。

而今不解资勤读,祗解宵行引客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