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寓兴》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探讨了为官之道与修身之法。全诗以“大人不亲细”开篇,点明了高官重臣应专注于大局,而非琐碎之事。接着,“三公坐而论”描绘出决策者们聚首商议的情景,强调了他们讨论的主题——“敬法”,即尊崇法律和传统。
“宜敬法者谁,曰天与祖宗。”指出应当尊敬的是上天和祖先,意味着遵循自然规律与历史传承。然而,诗中也提醒,尊法不应仅停留在表面,而应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而非仅仅追求形式上的遵守。“然贵行以实,匪贵徒名存。”
进一步地,诗人通过“处奥如太简,媚灶或竞奔”两句,警示官员们在权力中心应保持简朴,避免谄媚权贵,陷入争权夺利的漩涡。接着,诗人以“敝裤斯已约,程书斯已勤”表达了简朴生活与勤奋工作的重要性,认为这两者是为官者应有的品质。
然而,诗人并未止步于此,而是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勤约岂不佳,失要反致屯。”指出过分的节俭与勤奋,如果偏离了核心价值,反而可能导致困境。最后,诗人以“恭已正南面,未可易易言”总结,告诫人们即使在尊贵的地位上,也需谨慎行事,不可轻视责任与使命。
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论述,不仅展现了弘历对为官之道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其对道德与实践并重的重视,以及对后世官员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