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刀梦益州,一箭取辽城。

伊陟无闻祖,韦贤不到孙。

形式:

翻译

我曾在梦中三次挥刀指向益州,一次箭矢射向辽城。
伊陟的祖先没有留下名声,韦贤的后代也未显赫。

注释

三刀:三次梦境中的战斗。
益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这里代指征战之地。
一箭:一次精准的射击。
辽城:古代东北部的城池,可能指辽国的某个城市。
伊陟:古代人名,此处可能是象征或隐喻。
无闻:默默无闻,没有事迹流传。
祖:祖先。
韦贤:古代人名,此处同样可能是象征或隐喻。
不到孙:没有达到祖先的成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英雄豪迈的气概和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三刀梦益州," 这一句,通过"梦"字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追思之情。"益州"在古代是指现在的成都附近地区,这里可能暗指某位英雄将领的战功,如唐朝初年的名将。"三刀"则像是对其英勇事迹的象征性表述,虽未明确指出,但给人以想象空间。

接着"一箭取辽城。" 这里的"一箭"强化了英雄迅猛制胜的一幕,"取"字显示了果断和力度,而"辽城"则可能是指北方边疆的某座城池,也许是在讲述历史上某位将领在对抗外敌时的英勇事迹。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伊陟无闻祖,韦贤不到孙。" 则带有了一种哀婉和失落的情绪。"伊陟"和"韦贤"可能是指某位历史人物或家族,但在诗中并未直接点明,而"无闻祖"和"不到孙"则表达了对曾经辉煌但已不复存在的家族荣耀的感慨,显现出一种时代更迭、英雄难再的悲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英雄事迹的追忆,以及对昔日辉煌已逝去的哀叹,展现了诗人对于英雄气概和家族荣耀消长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59)

杨巨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后改名巨济。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 字:景山
  • 籍贯: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
  • 生卒年:789

相关古诗词

鸣鞭秋色诗情远,拂匣寒花剑力多。

籍通莲阙秋光遍,诗答蓬山晚思遥。

青门日暖尘光动,紫陌花晴风色来。

艳欺藤蔓莺无限,香压荆花蝶不飞。

内史旧山空日暮,南朝古木向人秋。

梦中乡信惊秋雁,窗下林声带夜蝉。

独向晓山知露湿,远临秋水爱云明。

新河柳色千株暗,故国云帆万里归。

一院绿钱童子拂,千竿青玉主人栽。

露凝丹地初疑雨,烟著红楼半是霞。

空门水定埃尘远,真偈金书世界稀。

形式:

思出秦云外,恩生汉水东。

形式: 押[东]韵

别薛柳二员外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形式: 押[歌]韵

玩残花

十日浓芳一岁程,东风初急眼偏明。

低枝似泥幽人醉,莫道无情似有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