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一日偕善之无逸游南山桃园分韵得源字

白云起南山,随我度溪园。

园丁荷锄去,季女出应门。

汲泉供香茗,扫石开清樽。

人静禽声乐,春深花事繁。

蛾眉映修竹,掩袂娇欲言。

吾亲白云外,未敢访桃源。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翻译

白云从南山升起,伴我穿越溪边园林。
园丁扛着锄头离开,少女出门迎接。
打来泉水泡制香茗,清扫石头打开清酒坛。
四周宁静只有鸟鸣欢,春天深处花儿盛开繁多。
女子秀眉映衬修长竹林,掩面含羞似有话语想说。
我的亲人住在白云之外,我不敢贸然去探访桃花源。

注释

南山:指南方的山,可能象征着高远或隐逸之境。
溪园:溪流边的园林,可能是个田园或隐居之地。
季女:年轻的女子,古代对少女的称呼。
清樽:清冷的酒杯,形容酒质清澈,也暗示环境清幽。

鉴赏

这首宋末元初的诗《三月一日偕善之无逸游南山桃园分韵得源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田园春景。首句“白云起南山”,以云起南山作为背景,暗示了诗人与友人出游的清新氛围。接着,“随我度溪园”展现了诗人引领众人穿行于溪边园林的惬意。

“园丁荷锄去,季女出应门”描绘了农耕生活中的日常画面,园丁忙碌而有序,少女则温婉地前来应门,透出生活的和谐与安宁。诗人通过“汲泉供香茗,扫石开清樽”两句,展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和对自然的亲近。

“人静禽声乐,春深花事繁”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鸟鸣声中透露出春天的生机,繁花似锦,春意盎然。接下来,“蛾眉映修竹,掩袂娇欲言”,以女子的美丽形象和含羞带怯的姿态,增添了诗的柔情。

最后两句“吾亲白云外,未敢访桃源”,诗人表达了对亲人和理想生活的怀念,虽然身处美景,但心中挂念着远方的亲人,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牵挂和对世外桃源般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山桃园的春日风光,以及诗人与友人的游园雅趣,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收录诗词(625)

陆文圭(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字:子方
  • 号:墙东
  •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52~1336

相关古诗词

三月旦日出游

季春已一日,寒气犹袭人。

斋中偷小暇,陌上追馀春。

金华古精庐,几劫化微尘。

入门何所见,修竹出墙邻。

迤北过崇明,殿阁何嶙峋。

山房闭不启,俗客来辄嗔。

徐归偃藤床,息我定力匀。

残书了一卷,古意含酸辛。

山芽聊止渴,起瀹石泉新。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山村示暮春三绝句和韵(其二)

樵儿拾樵不畏虎,隔溪看花如隔雾。

鹧鸪声在柘岗西,落日腰镰下山去。

形式: 七言绝句

杂诗(其二)

黄菊未始华,梧桐尚成阴。

迟霜寡秋色,夏荫留鸣禽。

譬彼绝续交,容我徘徊心。

黄陈一已往,吾衰宁自今。

能毋始今朝,更溯浔阳寻。

南山不在目,有酒谁共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己卯题吴江长桥二首

瓜步投鞭湿马尾,吴江犹是衣带水。

阳侯不敢驾风涛,神剑自断长虹死。

木罂夜半飞渡军,缚筏驱丁命如蚁。

波心两龙忽跳出,一声金鼓波神泣。

兴废相望五六载,斜阳独倚栏干立。

酒酹波神叫不应,剑铓冷浸秋蒲碧。

江头朱栏四千尺,一望初疑几十里。

左约江流右截湖,桥东出日桥西雨。

渔歌答响远相失,群雁旅泊迷葭苇。

荒村独木横野渡,深厉才能湿衣履。

乘舆足受两三人,犹当杠梁涉溱洧。

书生眼力小如瓮,一睹巨丽心惊喜。

吁嗟人力不可到,毋乃神功役山鬼。

忆昔燕兵下江浙,马逸风騣卷滩尾。

长驱水陆一时进,钱塘破竹从风靡。

川流衰竭王气尽,成败反复固其理。

汴师平南将彬美,南人死恨樊若水。

采石浮桥一夕成,晓出降幡人姓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