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

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

已符东山趣,况值江南秋。

白露天地肃,黄花门馆幽。

山公惜美景,肯为芳樽留。

五马照池塘,繁弦催献酬。

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骋望傲千古,当歌遗四愁。

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万座山峰显青翠之色,两条溪流清澈见底静静流淌。
已经符合了东山的雅致情趣,更何况正值江南的秋日时光。
白露降临,天地间显得庄重肃穆,黄花盛开的馆舍更显幽静。
山公(晋代名士山简)珍爱这美景,怎肯因为美酒而轻易离开。
五匹骏马拉着马车映照在池塘边,繁复的音乐催促着献酒酬答。
孟嘉在风中潇洒地戴着帽子,李膺乘兴乘坐小舟出游。
他们的视野开阔,傲视千古,唱歌时也难掩心中的忧愁。
怎能只让永和年间的人专享山阴的美景呢?

注释

万峰:众多山峰。
苍翠色:深绿色。
双溪:两条溪流。
东山趣:东晋名士的隐逸之风。
江南秋:江南秋季。
白露:秋天的露水。
山公:指山简。
芳樽:美酒。
五马:形容显贵出行。
繁弦:繁复的音乐。
孟嘉帽:典故,孟嘉在重阳节登高时帽落的故事。
李膺舟:李膺乘舟出游。
骋望:远望。
四愁:可能指诗人的愁绪。
永和人:指历史上的永和年间的人。
山阴游:指山阴(今浙江绍兴)的游览活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开篇便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让人仿佛能听到溪流潺潺的声音。接着"已符东山趣,况值江南秋"表明诗人对这处风光已经心仪,并且在江南的秋天,这种美景更加令人陶醉。

"白露天地肃,黄花门馆幽"则转向细腻描绘特定时刻与环境下的情趣。这里的"白露"和"黄花"都是秋天的标志,而"门馆幽"则透露出诗人在这宁静雅致之地的独享感受。

"山公惜美景,肯为芳樽留"中,"山公"指的是主持宴会的人物,而"惜美景"则表达了对这份美好时光的珍视。诗人愿意停下脚步,为的是留住这一刻的美丽。

接下来"五马照池塘,繁弦催献酬"中,"五马"指的是宴会上宾客来往的车马,而"繁弦"则是音乐的细节,这两句传递出一场热闹而又不失雅致的宴席气氛。

"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这两位人物,是古代著名的人物,他们在这里象征着诗人想要超越时空,与古人共享这一刻的美好。"临风"和"乘兴"都表达了一种随性自如的情怀。

"骋望傲千古, 当歌遗四愁"中,诗人展现了自己对这份景致的深切感受以及对于永恒的追求,而"当歌遗四愁"则透露出诗人在此刻所体验到的超然物外之情。

最后"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表达了诗人对这美景的珍惜,以及希望与同道中人的共享,而非独自一人享用。这不仅是对于风光的赞叹,也是对友情和文学交流的一种憧憬。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美丽而宁静的自然环境,并且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了宴会的欢乐氛围。诗人在这其中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以及与同道之人的情谊交流。

收录诗词(85)

独孤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散文家,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代宗召为左拾遗,俄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徙常州,卒谥曰宪。集三十卷,内诗三卷,今编诗二卷

  • 字:至之
  • 籍贯:河南洛阳
  • 生卒年:725~777

相关古诗词

扬州崔行军水亭泛舟望月宴集赋诗

明月借秋兴,流光在此池。

山公顾我厚,酩酊称未疲。

勿谓嘉会易,但忧离别随。

饱君醉中德,敢使松心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早发龙沮馆舟中寄东海徐司仓郑司户

沙禽相呼曙色分,渔浦鸣桹十里闻。

正当秋风渡楚水,况值远道伤离群。

津头却望后湖岸,别处已隔东山云。

停舻目送北归翼,惜无瑶华持寄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早发若岘驿望庐山

雨罢山翠鲜,泠泠东风好。

断崖云生处,是向峰顶道。

谁谓峰顶远,跂予可瞻讨。

忘缘祛天机,脱屐恨不早。

祗恐岁云暮,遂与空名老。

心往迹未并,惭愧山上草。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杂曲歌辞.太行苦热行

驷马上太行,修途亘辽碣。

王程无留驾,日昃未遑歇。

请问此何时,恢台朱明月。

长蛇稽天讨,上将方北伐。

明主命使臣,皇华得时杰。

已忘羊肠险,岂惮温风入。

摇策汗滂沲,登崖思纡结。

炎云如烟火,溪谷将恐竭。

昼景赩可畏,凉飙何由发?

山长飞鸟堕,目极行车绝。

赵魏方俶扰,安危俟明哲。

归路岂不怀,饮冰有苦节。

会同传檄至,疑议立谈决。

况有阮元瑜,翩翩秉书札。

起予歌赤坂,永好踰白雪。

维念剖竹人,无因执羁绁。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