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春园

桃源未识恐微茫,每坐青林惯日长。

鱼鸟自同千里乐,风烟漫逐一城香。

竹围月色来深院,花引春情过短墙。

人世定知何处好,且勤诗酒惜年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开篇“桃源未识恐微茫”表达了对理想之地的向往,但又带有一丝不确定性。紧接着“每坐青林惯日长”则写出了诗人在青翠的森林中度过悠长时光的习惯。

“鱼鸟自同千里乐”和“风烟漫逐一城香”两句,通过描绘与自然界生物(鱼、鸟)的和谐相处,以及感受来自远方的清新空气和淡雅香气,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限制的快乐。

中间部分“竹围月色来深院”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居住的环境,是一种被竹林环绕、月光洒满庭院的宁静生活。而“花引春情过短墙”则暗示了即使在这样一个美好的环境中,春天的美好也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渐渐远去。

最后两句“人世定知何处好,且勤诗酒惜年光”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生活中的寻觅和享受的态度。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不必过于追求何处是最好的生活状态,而应珍惜眼前的时光,以诗与酒来慰藉心灵,尽情享受每一个美好瞬间。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一种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以平静的心态去感悟和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

收录诗词(125)

杨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墨池怀古

书画尝闻晋右军,当时深遁乐天真。

空山寂寞人何在,一水泓澄墨尚新。

灵运也思轻印绶,季鹰还解忆鲈莼。

高风夐古应相照,共是知几此避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澄江门

独上高楼望海门,青山几点送归船。

寒光淡淡浮红日,晓色冥冥散白烟。

浦外落霞争倦烧,池中流水自鸣弦。

扶栏下见蓬莱影,一半仙魂在月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赠仰孝子

思亲庐墓隐西山,竹屋萧然月坞间。

有道自高尘世外,无心得共野云闲。

姓名达远邦符奏,束帛荣沾帝泽颁。

不见孝廉人已久,东嘉今喜识曾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蟠雪夜登涌金楼远望西山忆仲灵洒然有迈世之风因思山阴王徽之雪夜独酌四望皎然徘徊咏左太冲招隐诗忽忆戴逵扁舟乘兴余恨未能遂往聊寄此诗

家占西湖岛上云,雪光月色更侵魂。

兴来烂漫心空老,诗罢苍茫眼正昏。

晋国衣冠何处觅,梁朝殿阁俨犹存。

思君不及山阴夜,遥望青松听雪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