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
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
鱼灯延腊火,兽炭化春灰。
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
此诗描绘的是除夕之夜,即春节的前一晚,人们通常会守岁至午夜以迎接新的一年。这首诗通过对比寒冷与温暖,表达了时间流逝和生命增长的主题。诗人巧妙地运用“九冬三十夜”来指代除夕,这里的“九”可能是指最终、最后之意,而非实指九个冬天。"寒与暖分开"则表现出季节交替的界限,夜晚的寒冷与即将到来的春天温暖形成鲜明对比。
"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这两句直接描写了守岁的情景,诗人在除夕之夜静坐至深夜,将要迎接新的一岁,表达出时间流逝的无情和个人生命经历的增长。"鱼灯延腊火,兽炭化春灰"两句则通过对比鲜明,表现了从旧到新的转变。这里的“鱼灯”和“兽炭”都是古代取暖的方法,而"延腊火"和"化春灰"则象征着冬去春来的季节交替。
最后两句"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则是诗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生命过程的一种感慨。"青帝"在这里可能指代天或自然,而“今应老”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衰老;"迎新见几回"则是在反问自我,对于每年守岁迎接新年的次数,表现出一种对生命有限和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悟。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展现了时间流逝与生命增长的哲理,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岁月更迭的无奈与反思。
不详
[唐](约公元八九六年前后在世)俗姓、里居、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居屏风岩。与沈彬为诗友。所作诗,今存十二首。(见《全唐诗》)
诗为儒者禅,此格的惟仙。
古雅如周颂,清和甚舜弦。
冰生听瀑句,香发早梅篇。
想得吟成夜,文星照楚天。
江声五十里,泻碧急于弦。
不觉日又夜,争教人少年。
一汀巫峡月,两岸子规天。
山影似相伴,浓遮到晓船。
先生卧碧岑,诸祖是知音。
得道无一法,孤云同寸心。
岚光薰鹤诏,茶味敌人参。
苦向壶中去,他年许我寻。
边云四顾浓,饥马嗅枯丛。
万里八九月,一身西北风。
偷营天正黑,战地雪多红。
昨夜东归梦,桃花煖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