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寄公仪四首(其一)

紫掖新书换使符,春晴红旆照行舻。

曾持白简风何厉,更伏青规论益孤。

月露清吟应到骨,江山别梦欲成图。

闻教双鹤先归去,还到辽城似旧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新的使命书信代替了旧的符节,春光明媚时红色旗帜照耀着船队前行。
曾经手持简策,风度严厉;如今遵循青天法则,更显孤独的论述。
在月光下清声吟诵,仿佛直达骨髓,山河之梦渴望化为画卷。
听说你要让双鹤先行回返,回到辽城是否一切如旧。

注释

紫掖:皇宫或朝廷。
新书:新的使命文书。
使符:使者身份的凭证。
春晴:明媚的春天。
红旆:红色的旗帜。
照行舻:照亮行进的船只。
白简:象征公正的竹简。
风何厉:风度威严。
青规:严格的规则。
论益孤:论述更加独立。
月露清吟:月下清朗的吟诵。
到骨:直达内心深处。
江山别梦:山河之间的离别梦境。
成图:化为画面。
教:命令。
双鹤:两只鹤。
辽城:辽阔的城市。
似旧无:是否依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圭的作品,名为《又寄公仪四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人公仪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

“紫掖新书换使符,春晴红旆照行舻。”开篇两句以官府的使者为背景,设定了一种官方交流的情境。紫掖指的是官员的象征,新书应是指新的文书或命令,而“春晴”则描绘了清新的春日景色。“红旆照行舻”中的“红旆”可能指的是官船上的旗帜,这里通过对自然和官方活动的并置,展现了一种祥瑞而又庄重的氛围。

“曾持白简风何厉,更伏青规论益孤。”接下来的两句则描写了诗人自己在处理公务时的情形。白简是古代官员手中执掌的文书,风和青规都是指官职或法度。这两句传达了一种严肃而专注的工作态度,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孤独感。

“月露清吟应到骨,江山别梦欲成图。”这里诗人转向了自然景物,借由月光和露水来表达一种深沉而清澈的情感。"江山别梦"则是对远方山河的一种向往,想要将这种美好景象绘制下来。

“闻教双鹤先归去,还到辽城似旧无。”最后两句中,“闻教”可能指的是接受了某种命令或信息,而“双鹤先归去”则是一个生动的意象,传达了一种返回之意。"还到辽城"是对往昔所在之地的一种回忆,而“似旧无”则表明尽管时间流逝,但内心的记忆和情感依旧如初。

整首诗通过对官场生活、个人情怀以及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410)

王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上元

昔年今日从宸游,綵仗纷纷已御楼。

半夜众星来紫极,一春万火纵丹丘。

玉栏曾侍看山久,翠醁仍酣赐醴优。

锦帐宵寒薰易歇,梦魂直欲到天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工部尚书致仕王懿敏公挽词

慷慨当年论太平,谏书虽在已尘生。

三秋胜气横金甲,半夜离歌掩玉笙。

庭下绿槐空自老,匣中长剑为谁鸣。

壮图未就冠先挂,从此无由听履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书四望亭

轩然独到碧峰头,万里青霄入寸眸。

日夜松声如雨急,古今山色与云浮。

废朝风物依依在,客路江波滚滚流。

汉辇已沉江树老,天涯寂寞下归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书隐者壁

客路森如棘,岩栖静掩关。

陶巾春渍酒,谢屐晚回山。

醉梦雷霆息,棋声日月閒。

我惭撄世网,暂此一怡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