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箨冠新带步池塘,逸韵偏宜夏景长。
扶起绿荷承早露,惊回白鸟入残阳。
久无书去干时贵,时有僧来自故乡。
不用名山访真诀,退休便是养生方。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闲适自得的田园生活景象。"箨冠新带步池塘,逸韵偏宜夏景长"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夏日的悠然自得,穿着舒适的衣物漫步于池塘之间,享受着夏天特有的清凉与美好。
"扶起绿荷承早露,惊回白鸟入残阳"写出了诗人细心地扶起荷叶观赏晨露,以及看到白鸟在夕阳中飞翔的情景。这些生动的画面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深切体验。
"久无书去干时贵,时有僧来自故乡"两句则透露出诗人长期隔绝尘世纷扰,不再关注外界的消息,只是在偶尔时光中,有僧侣从故乡来访。这里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心态。
最后,"不用名山访真诀,退休便是养生方"表明诗人并不追求外在的高深修炼或秘籍,而是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归宿和宁静,认为这样的隐退本身就是一种养生的妙法。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超然物外心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在平衡的心路历程。
不详
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郊居谢名利,何事最相亲。
渐与论诗久,皆知得句新。
川明虹照雨,树密鸟冲人。
应念从今去,还来岳下频。
伤怀同客处,病眼却花朝。
草嫩侵沙短,冰轻著雨消。
风光知可爱,容发不相饶。
早晚丹丘去,飞书肯见招。
中峰曾到处,题记没苍苔。
振锡传深谷,翻经想旧台。
危松临砌偃,惊鹿蓦溪来。
内殿御诗切,身回心未回。
地阔分吴塞,枫高映楚天。
曲塘春尽雨,方响夜深船。
行纪添新梦,羁愁甚往年。
何时京洛路,马上见人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