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

伤怀同客处,病眼却花朝。

草嫩侵沙短,冰轻著雨消。

风光知可爱,容发不相饶。

早晚丹丘去,飞书肯见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在异乡与人共悲,病弱的眼又迎春晓。
嫩草在沙中显得短小,薄冰在雨后逐渐消融。
明知春光令人喜爱,但容颜衰老却毫不留情。
何时能前往丹丘仙境,期待你的书信能召唤我。

注释

伤怀:感伤的心情。
同客:一同作客他乡的人。
病眼:病弱的眼睛。
却花朝:却迎来了春日花开的早晨。
草嫩:草儿娇嫩。
侵沙短:在沙地上显得短小。
冰轻:薄冰。
著雨消:被雨水溶解。
风光:春光景色。
知可爱:深知其美丽可爱。
容发:容貌和头发。
不相饶:不饶恕,指岁月不等人。
早晚:迟早。
丹丘去:前往传说中的神仙居所丹丘。
飞书:快速的书信。
肯见招:愿意召唤或邀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和诗人伤感怀念远方亲友的心情。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伤怀同客处,病眼却花朝" 表明诗人在与朋友共同居住的地方因为思念而心痛,且因身体不适,看着春天的花朵也感到悲哀。这里的“病眼”可能指的是眼睛疲劳或视力模糊,不仅是生理上的疾病,也象征着内心的情感困扰。

"草嫩侵沙短,冰轻著雨消" 描述了早春时节自然界的变化:细嫩的草儿开始在沙地上萌发,而薄冰则随着细雨的滴落而逐渐融化。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

"风光知可爱,容发不相饶" 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珍惜。这里的“容发”指的是头发蓬松,这里可能是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心情和外在的困顿。

"早晚丹丘去,飞书肯见招" 表示诗人希望能够尽快离开目前所处的地方,前往名为“丹丘”的地方,而“飞书”则是一种急切的心情,希望通过书信与远方的人联系。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怀念以及对美好事物无常性的感慨。

收录诗词(404)

司空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 字:表圣
  • 生卒年:837~908

相关古诗词

次韵和秀上人游南五台

中峰曾到处,题记没苍苔。

振锡传深谷,翻经想旧台。

危松临砌偃,惊鹿蓦溪来。

内殿御诗切,身回心未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江行二首(其一)

地阔分吴塞,枫高映楚天。

曲塘春尽雨,方响夜深船。

行纪添新梦,羁愁甚往年。

何时京洛路,马上见人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江行二首(其二)

初程风信好,回望失津楼。

日带潮声晚,烟含楚色秋。

戍旗当远客,岛树转惊鸥。

此去非名利,孤帆任白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陈疾

自怜旅舍亦酣歌,世路无机奈尔何。

霄汉逼来心不动,鬓毛白尽兴犹多。

残阳暂照乡关近,远鸟因投岳庙过。

闲得此身归未得,磬声深夏隔烟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