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二日晚雨因取渊明诗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之句定韵赋十诗翌日雨未已侄坦师来相招时方赋六首暮雨暗还舍遂足十韵(其二)

蚕妇正望晴,耕夫又须雨。

蚕既恶湿叶,牛惟便润土。

我不事农桑,薄禄仰官府。

衣食有不足,何敢怨贫窭。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翻译

养蚕的妇人期盼天晴,耕田的农夫则希望下雨。
蚕怕湿气,叶子会生病;牛却喜欢湿润的土地。
我并不从事农事,微薄的俸禄依赖官府供给。
衣食常常短缺,我怎敢抱怨生活的贫困。

注释

蚕妇:养蚕的妇女。
晴:晴朗的天气。
耕夫:农夫。
须:需要。
恶湿叶:害怕潮湿的叶子。
牛惟便润土:牛只喜欢湿润的土地。
事:从事。
农桑:农业和蚕桑。
薄禄:微薄的收入。
仰官府:依赖官府供给。
不足:短缺。
贫窭:贫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滕岑所作,题为《三月十二日晚雨因取渊明诗...》的其中一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蚕妇和耕夫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农民对天气变化的敏感依赖。蚕妇期盼晴天以晾干湿叶,而耕夫则希望下雨以利于土地湿润。诗人自述不亲身从事农桑,依靠微薄的俸禄维生,衣食常感不足,但他并未抱怨贫穷,表达了一种顺应生活、知足常乐的态度。

诗中的“蚕既恶湿叶,牛惟便润土”形象地刻画了农事与气候的关系,体现出古代农业社会的特点。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理解和对简朴生活的认同,具有一定的社会观察和人生态度的反映。

收录诗词(110)

滕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一三七~一二二四)。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一一五九)领乡荐,屡试进士不第。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特奏名,调徽州歙县尉。终母忧,再调温州平阳县丞,秩满监南岳庙。宁宗嘉定十七年卒,年八十八。有诗集,已佚。事见《桐江集》卷一《滕元秀诗集序》。诗,据《瀛奎律髓》、《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 字:元秀
  • 籍贯:严州建德(今浙江建德东北)

相关古诗词

三月十二日晚雨因取渊明诗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之句定韵赋十诗翌日雨未已侄坦师来相招时方赋六首暮雨暗还舍遂足十韵(其四)

风吹飞絮乱,日照游丝高。

晴景方可爱,暮雨忽潇潇。

老人蚤睡眠,梦觉鸡戒朝。

檐声鸣阶除,云气冒山椒。

形式: 古风

三月十二日晚雨因取渊明诗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之句定韵赋十诗翌日雨未已侄坦师来相招时方赋六首暮雨暗还舍遂足十韵(其五)

去岁所种竹,今岁望成林。

竹萌犹未见,时节春已深。

逮兹一雨润,犊角庶可寻。

切勿轻剪馘,长养令萧森。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三月十二日晚雨因取渊明诗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之句定韵赋十诗翌日雨未已侄坦师来相招时方赋六首暮雨暗还舍遂足十韵(其九)

老人见桃花,悟者有灵云。

我见亦有悟,花前饮玉醺。

可怜南北家,论说事纷纭。

为问参老禅,何如参面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三月十二日晚雨因取渊明诗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之句定韵赋十诗翌日雨未已侄坦师来相招时方赋六首暮雨暗还舍遂足十韵(其六)

久雨爱晴色,久晴欣雨声。

下人自分别,上天了无情。

人喜春色丽,又悲秋气清。

是皆妄心耳,四序奚亏成。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