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二日晚雨因取渊明诗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之句定韵赋十诗翌日雨未已侄坦师来相招时方赋六首暮雨暗还舍遂足十韵(其九)

老人见桃花,悟者有灵云。

我见亦有悟,花前饮玉醺。

可怜南北家,论说事纷纭。

为问参老禅,何如参面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翻译

老者见到桃花,领悟者心生灵云。
我见到也有所感悟,在花前品酒微醺。
可叹南北两地的人家,谈论世事纷繁复杂。
想请教高僧参禅,又怎能比得上面对面的交谈呢?

注释

老人:指年纪大的人。
悟者:指有深刻领悟的人。
灵云:比喻内心的感悟或领悟。
饮玉:饮酒如饮玉液,形容酒质醇厚。
醺:微醉的状态。
南北家:指分布在不同地域的家庭。
纷纭:杂乱无章,众多。
参老禅:向年长的禅师求教。
参面君:面对面交谈,直接交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见到桃花引发的感悟,以及诗人自己在花前饮酒的闲适心情。"悟者有灵云"暗示了桃花或许触发了老人对生命或哲理的顿悟,犹如灵云般飘渺而深邃。诗人自己在花前陶醉于美酒之中,感受到生活的惬意。

然而,诗中也流露出对世间纷扰的感慨,"可怜南北家,论说事纷纭",表达了对社会人事复杂多变的无奈和叹息。诗人进一步询问禅修的参老禅师,是否能像面对面交流一样,直接解答内心的困惑,"为问参老禅,何如参面君",表现出寻求内心平静与智慧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色、人生感悟和个人情感,体现了宋代理性与感性的交融,以及对禅意的追求。

收录诗词(110)

滕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一三七~一二二四)。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一一五九)领乡荐,屡试进士不第。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特奏名,调徽州歙县尉。终母忧,再调温州平阳县丞,秩满监南岳庙。宁宗嘉定十七年卒,年八十八。有诗集,已佚。事见《桐江集》卷一《滕元秀诗集序》。诗,据《瀛奎律髓》、《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 字:元秀
  • 籍贯:严州建德(今浙江建德东北)

相关古诗词

三月十二日晚雨因取渊明诗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之句定韵赋十诗翌日雨未已侄坦师来相招时方赋六首暮雨暗还舍遂足十韵(其六)

久雨爱晴色,久晴欣雨声。

下人自分别,上天了无情。

人喜春色丽,又悲秋气清。

是皆妄心耳,四序奚亏成。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三月十二日晚雨因取渊明诗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之句定韵赋十诗翌日雨未已侄坦师来相招时方赋六首暮雨暗还舍遂足十韵(其三)

自得林下趣,穷处甘如荠。

白云为朋友,青山是昆弟。

幽池萍未生,闲来弄清泚。

照影不能悟,徒自尘缨洗。

形式: 古风 押[荠]韵

上郑广文

瓦注非真巧,昌歜非众嗜。

我诗本不工,好之弗肯置。

胡能致温饱,颇复作灾祟。

无盐不自知,刻画要妍媚。

先生六艺学,已得圣贤秘。

三绝笑郑虔,诗律乃游戏。

伊予亦何幸,兹获巾屦侍。

岂惟怯大巫,正自惭小技。

却嗟贾长江,哦诗尹不避。

文公倘见容,愿教推敲字。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中兴碑

字画端重无倾攲,文辞简古有刺讥。

高堂一见为却立,知是浯水中兴碑。

当时长安望浯水,相去不知几千里。

斯文自合上送官,如何镵向千岩底。

二公用意深复深,知我罪我俱无心。

不向一时求赏音,亿代宝之如璆琳。

孽臣之事置莫说,尚喜蚕头未讹缺。

纷纷理乱堕空虚,千古断崖悬日月。

形式: 古风